20200214許文貞/專訪

遍路文化打造台味有聲書

閱讀轉型「聽書」

image
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分享做台灣有聲書的甘苦。(許文貞攝)

 電子書在台灣才剛起飛,國際出版市場如今正熱的有聲書,近日也在台灣現身。除了鏡文學推出由藝人賴雅妍朗讀的《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成立的新公司「遍路文化」,也跳下來當先行者,去年11月起一口氣推出16本中文有聲書,從經典文學《傲慢與偏見》到暢銷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都有,接下來更預計每個月推出一本新的有聲書。

 然而,台灣的電子書落後國際書市發展將近十年,在出版業低迷的情況下,還有餘裕挑戰全新的領域、跟上世界的聽書風潮嗎?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認為,「台灣從2012年前後開始有業者投入電子書,到近兩三年博客來加入戰局,終於較被接受。我希望有聲書可以縮短一半的時間。」

 吳巧亮說,歐美、大陸有聲書用戶多半在長距離的通勤中聽有聲書,和台灣的環境不同,因此參考日本、韓國的有聲書發展,發現韓國最大的搜尋引擎NAVER,去年推出有聲書服務,十分熱門,「台灣的使用環境和日韓類似,人們在都市裡上下班的短時間通勤、運動、做家事等零碎時間,也會想聽書。我們希望能為台灣讀者打造台灣的有聲書。」

 吳巧亮說,製作有聲書的過程繁瑣,除了要取得有聲書版權的授權,找到適合的聲音來錄製,書籍內容更需要製作人都先仔細檢查過,修改成「聽得懂」的形式,「有些閱讀時能理解的寫法,用聽的會完全聽不懂。例如『他請她拿東西過來』這句話,用看的能理解分別指稱不同性別的人物,用聽的卻無法分辨。」

 吳巧亮笑說,由於是台灣出版業第一次製作一般書籍的有聲書,許多問題都是碰到了才知道,「例如在歐美有聲書的定義中,有聲書和廣播劇不同,要分開授權,因此有聲書不能加上背景音樂、音效,也不能有太多配音員分飾角色,否則會被視為廣播劇。」錄製的口音腔調也是關鍵,字正腔圓太像「京片子」,台灣讀者聽起來不習慣,又不能太沒有抑揚頓挫,「很多細節都是在不停的試錯中找到適合台灣的解決方法。」

 要做一本有聲書,需要花多少成本?吳巧亮估算,若不算授權費用,包含配音員、製作人的人事成本,加上錄音室、後製等場地、器材租借費用等,至少需要花10幾萬元,遠比製作一本紙本書、電子書要高出許多,「有些出版社一聽到成本就會卻步,但還是很歡迎對製作有聲書的出版社,一起來交流心得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