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張善政、吳統雄

防疫數位化的最大障礙

image
(圖/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百業,卻也是轉變傳統就業方式數位化、智慧化的契機,有望帶動國家整體產業升級、拓展產學合作的向面與效果。唯就初步實驗,最大障礙卻是政府的基層部門心態。

 國家智慧產業升級可以分作三塊:政府、大企業、中小企業。我們目前最欠缺的可能是向下著眼的策略,小處著手的方法。

 在台灣資訊工業跳躍史上可發現,政府的成功就3項:創新觀念落實、加強基礎建設、法規與制度配套;當然也要從政府業務以身作則,譬如率先以視訊會議取代實體會議等。

 台灣有名的「傑出中小企業」國家,在台灣經濟史上占有高比例貢獻。但在此數位化、智慧化的轉折點上,中小企業因為撙節成本而疏於投資資通訊的基礎建設,卻似乎是最被忽視的,也是被忽視後會損失最慘重的一塊。

 以我們曾經指導過的一所地區醫院為例,由於重症與艱難治療無法與教學醫院競爭,高比率病患都是慢性病,通常年齡偏高,需手術率極低,診療主要是觀察氣色與活動能力。

 以當前已具備的資訊基建而言,幾乎零投資就可以達到在家看診;處方箋本來就已經健保卡化了,根本不需要再列印而浪費天然資源;在此疫情緊張期間,這些高危險群,實在沒有必要再出入高傳染機率的醫院,也應可委託他人代為領藥,提高許多人民福利、降低顯著社會成本。

 但我們的研究建議依然卡住,所以呼籲政府在防疫的關鍵時機點上必須加強推動數位應用創意,更關注基層創新,在法規與制度配套上加強協助。

 中小企業中有相當比例是業績導向或是利基導向,即便是製造業透過工業4.0導入智慧製造,根本早就可以採用在家上班,實現就業方式數位化、智慧化。

 中小企業家數太多,政府確有無法個別輔導的問題。但剛好錯誤的教改造成過多的大學,應該推動各大學協助社區內各種組織數位轉型。我們也觀察過,一些社區印刷所是最好的數位化對象,也提議過婚紗、修補、cosplay等數位化案,但政府相關單位卻認為企業太小而否決支持。同時,可以解決多種問題的「產學合作」方案也被忽視了。

 去年疫情爆發,我們輔導1家中小企業實行在家上班、智慧工作法。不料勞保局前往查勤,竟以沒有在座位上看到人、沒有簽到紀錄、在無理由、也無法源下、否定公司要求的智慧工作成果,而對公司罰款。

 我們認為小罰款事小,大觀念事大,勞保局心態上未理解已進入「智慧工作」時代,仍以「勞力工作」形式為唯一的狹窄認知,有損國家產業升級競爭力,所以向勞動部申訴。幸而勞動部駁回勞保局的裁定。但勞保局又以重複查水表方式干擾該公司,且態度暗示有其他「修理」方式。這個例子,使得其他原擬申請產學合作數位化的企業也已退縮。

 國家數位轉型升級,一定要從基層的改革開始,尤其是政府,更該以身作則。(作者張善政為前行政院長,吳統雄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退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