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張薷/台北報導

斑馬線退縮 柯P要訂新規範

減少行車死角 先選定16處路口改善

image
北市將部分路口行穿線退縮,避免車輛轉彎時因視線死角及內輪差釀成事故。(北市交通局提供/張薷台北傳真)

 行人穿越斑馬線發生車禍意外頻傳,交通部去年開始開始推動路口改善計畫,北市共改善72處路口,將行穿線退縮、設置庇護島等方式,減少行車死角。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應訂定北市交通工程規範,從現在開始就按照新的標準做,對此,交工處允諾提出通案性辦理準則,以期同時配合新工處的道路銑鋪一併改善。

 北市2019年改善路口包括行穿線退縮有23處,庇護島有2處,號誌時相調整有52處;今年依照行人肇事資料,預計辦理16處路口改善,讓車輛及行人有更多辨識距離,增加行車、通行安全。

 針對行穿線退縮,柯文哲表示,若斑馬線可以退後幾公尺,以5公尺為例,是交工處研究出來最適當的車輛與行人之間的辨識距離,那就訂定新的交通工程規範,如何調整道路設計的原則,從現在開始按照新的標準做。

 交工處科長吳佳紋表示,市長所指示的北市路口設計準則,原則上還是不會脫離中央的標準,將設計適用於北市的路口行人安全改善計畫設計規範,現在還在收集相關資料,行穿線退縮不是萬靈丹,要因地制宜訂出符合北市各路口狀況的規範。

 吳佳紋強調,路口準則完成後近期會向在局內長官報告,並向市長說明,而今年也選定肇事多、車輛不禮讓行人的16處路口,搭配新建工程路的路面更新期程,進行交通安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