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王嘉源/綜合報導

美財長預告 實際失業率恐達25%

相當於大蕭條時期水平

image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陷入經濟衰退,先前國會已通過四輪紓困方案達3兆美元,以協助企業及勞工度過困境。圖中道路前方即為華府國會山莊。 (路透)

新冠肺炎重創美國經濟,上周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已飆升至14.7%,不過最慘的情況還沒結束。美國財長穆努欽10日表示,失業率可能會進一步惡化至25%,即相當於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水平。他為此強調「解封」的必要性,否則可能會帶來「永久性的經濟損害」。

穆迪稱開放風險大

 穆努欽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說,第二季將會非常非常糟糕,然後第三及第四季會好轉,而「明年將是美好的一年」。美國勞工部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非農業部門就業人口減少2050萬人,使失業率從3月的4.4%跳升至14.7%,創下經濟大蕭條以來新高。穆迪首席經濟師贊迪則警告,美國各州過早重新開放企業是一場大賭博,增加新一波疫情的風險,尤其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經濟可能進一步陷入尾旋式下跌。

 穆努欽說,失業率高「並非美國企業的錯,也非美國工人的錯,這是病毒造成的。我們關閉了自己的經濟。」他認為,這並非像大蕭條時期那樣,存在著潛在的經濟問題。他預期失業率將在25%見頂,然後經濟會出現反彈,「我認為杯子是半滿的,不是半空的。」

國會繼續撒幣救援

 談及重啟經濟,穆努欽表示,「如果我們和州長們共同謹慎行事,我不認為會有很大風險,而事實上,不重啟的風險卻相當大。這意味著對美國公眾永久性的經濟損害。」

 美國國會已通過四輪紓困方案達3兆美元,白宮官員則指正與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就新一輪方案展開非正式討論。穆努欽說,白宮在研究推出更多財政措施,包括推動調降薪資稅,但強調會謹慎使用納稅人的錢。

 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也表示,他預期失業率將達「20%以上」,5月和6月還會有數百萬勞工申請失業救濟。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先前則估計,美國第二季GDP將收縮近40%,第三季失業率16%;即便明年經濟復甦,失業率仍平均在10%以上。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10年來的就業增幅在短短幾周內就被抹去,消費者支出銳減,各地企業停擺,製造業快速萎縮。這顯示美國經濟陷入困境,不過,市場則押注疫情對經濟影響最壞時期已過,因而帶動近期美股持續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