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林志成/台北報導

野菜學校 讓孩子更親近土地

實驗教育老兵再上陣

image
「野菜學校」將是一所沒有圍牆、簡報和分數的學校。 (貝殼放大公司提供/林志成台北傳真)

現年65歲的退休校長陳木城與陳清枝,透過網路集資300多萬元,5月在宜蘭三星鄉成立「野菜學校」,之後將籌備2年,發展成「階段性實驗教育學校」,讓各地小學生在三到六年級時,可有1到2年到野菜學校就讀,變成「土雞」(指健康、有活力),更親近土地。

陳木城與陳清枝是台北師專的同學,他們是國內體制外教育的先驅,1984年催生宜蘭森林小學、2001年催生宜蘭人文國中小學,今年又共同創辦「野菜學校」,不過就在學校起步時,陳清枝因為身體因素,暫時退出建置計畫。

陳木城說,台灣體制內學校雖然不斷在進步,但難讓所有人滿意,因為現行教育方式,無法讓每個孩子發展成「自己想要的人」。實驗教育學校的出現,讓學生及家長有更多教育選擇題,以找到適合的學校就讀。

為何創辦「野菜學校」?陳木城說,台灣人口有3%是農夫,卻養活97%的人,他們很了不起。但不管是老師或教科書對於農夫的認知,還停留在「當農人很苦,是流汗工作」印象,野菜學校要打破此看法,引導學生藉由傳統智慧、生物科技及數位科技,重新認識農業。

陳木城表示,野菜除了富含營養價值,也乘載著來自閩南、客家、原住民等多族群過往共同的記憶,但隨著工業化、都市化,外來種改良的青菜增多,而原本隨處可見、平易近入的野菜,成為被大眾忽視的雜草。「野菜學校」會帶領小朋友烹飪採集來的野菜,除了品嘗特殊風味,也體會野菜背後累積的生活智慧。

陳木城指出,野菜學校目前是讓學生及一般民眾來體驗生態教育、自然農法等,後續他們將籌備2年,發展成「階段性實驗教育學校」,讓各地小學生在三到六年級時,可有1到2年到野菜學校就讀,之後他們再回到原來學校去,視野一定不一樣。「野菜學校」初期每年僅會收30個學生,每人每年收費約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