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害廚餘滯銷 堆肥場趕工

非洲豬瘟疫情未減,影響養豬廚餘回收,新北市2019到2020年的養豬廚餘標售案,有地區標了14次直到去年底才降價勉強標售完畢,若不解決廚餘去化問題,恐引發垃圾大戰。新北市環保局表示,已爭取到環保署補助8000萬元經費,年底將完成3座高效堆肥場,日處理量可達45噸,加上其他多元自主堆肥等方式,盼減輕標售養豬廚餘壓力。
新北每年約產出12萬噸廚餘,其中約7.7萬噸堆肥廚餘,養豬廚餘4.6萬噸,大部分由清潔隊回收,由民間養豬業者標回養豬。
2018年起大陸等地區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養豬廚餘被認為是傳染源,甚至有縣市禁止廚餘養豬,或要求要高溫蒸煮,沒有相關設備的業者只好黯然離場,新北市目前已輔導7場無飼養意願養豬場退場歇業,現僅剩105場養豬場,養豬廚餘更加賣不掉。
以新北市每2年1標的養豬廚餘,2019到2020年的案子,直到去年底才全數標售完畢,有的地區甚至標到14次才標出去,甚至不斷降價,每公升平均只賣0.01元,未來養豬廚餘標售恐越來越難。
環保局表示,市府透過推動多元方式全力處理廚餘,目前土城、坪林、雙溪、石門、貢寮等清潔隊自主堆肥,也補助各校園堆肥設備,並委託外縣市業者協助再利用或做動物飼料。
市府也爭取到環保署8000萬經費,將設3處高效堆肥場,利用培養細菌方式,只要7天就能發酵完畢製作堆肥或飼料,年底前將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