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社論/王金平登陸失敗的凶兆

image
中國時報社論

 王金平參加海峽論壇破局,出現兩種陰謀論,一是江啟臣本來就不願派團,「求和說」正好給了國民黨拒絕的藉口,另一種則是北京不願見到外界將王金平解讀為「信使」,故意讓央視拋出「求和說」回擊。這些說法都太脫離現實,王金平受邀成行是國共雙方正式宣布的,之前必然經過反覆溝通、確認和拍板,更何況海峽論壇是疫情下大陸「碩果僅存」的對台重要活動,北京一定確保如期召開,不可能輕率操作政治議題,可以確定「李紅事件」是一個意外。

 功虧一簣遺憾之餘,我們仍能讀出一些「積極訊息」。第一,蔡總統知悉王金平受邀,並未刻意阻攔,王金平參會訊息曝光後,陸委會姿態放軟,綠營並未高調打王,這些跡象表明,蔡政府試圖在緊繃的台海情勢下尋求對話機會。第二,大陸在「蔡王會」猜測沸騰後,仍表達對王金平的歡迎,再加上一些大陸學者的正面解讀,說明「武統」絕對沒有納入北京對台議程內,在「和統」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紅綠之間均存在溝通釋疑的意願。

兩岸正滑向敵我關係

 當然,王金平此行的破局讓上述「積極訊息」無法開花結果,非常可惜,但透過這一輪紅藍綠三邊微妙互動,至少可以一窺兩岸執政當局的「政治底線」與「迴旋空間」,同時也說明台海看似「兵凶戰危」,但兩岸關係還不至於變成你死我活的「敵我關係」。蔡總統的兩岸立場很清晰,就是謹守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不會推動法理台獨,而北京對台的和平統一、融合發展政策也不會動搖,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紅綠的「最大公約數」。

 可悲的是,即便兩岸執政者並未將彼此關係界定為「敵我關係」,依然尋求溝通與緩和的可能,但殘酷的客觀現實很快壓垮了良善的主觀意願。王金平登陸破局背後,實質上折射出兩岸有心無力,難阻敵意螺旋持續下墜的困局。原因何在?恐怕還是和中美關係「質變」的大背景相關。

 近幾個月,北京高層不斷對外釋放訊號,力圖維持中美交流合作態勢,嘗試重啟中美高層對話,不希望中美關係徹底破裂。毋庸置疑,對依然需要和平穩定國際環境的大陸而言,良好的中美關係與合作格局當然有利於大陸內部經濟發展,亦有利於大陸國際形象和外交。但這是否代表北京對中美關係的最後判斷?絕非如此。

 按照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大陸正在為今後中美關係可能出現的「攤牌」做各項準備,至於「合作比對抗好」等溫和發言只是「拖住」美國以及國際社會,盡可能為自己爭取時間。因此,雖然大陸對美資企業、美國民間仍友好相待,但北京似乎已經將華府界定為「敵」或者「鬥爭對象」。換言之,中美政治層面的「敵我矛盾」正在上升為主要矛盾。

 中美綜合國力的消長之間,產生了具有中長期意義的結構性衝突。一般來講,結構性衝突未必一定轉化為敵我矛盾,但中美歷史文化、意識形態、制度體系迥異,尤其是美國朝野政治菁英自認對陸「接觸」政策失敗後,加深了對中共「敵我關係」的認知。北京表面不為所動,內心深處也不希望中美發生從「伙伴」到「敵人」的質變,但形勢比人強,此時此刻北京也不得不考慮重新拾起毛澤東「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的名言。

 當中美關係正在朝「敵我關係」方向演變,兩岸關係就很難倖免。蔡政府的台海戰略相當清晰,就是追求台灣在中美之間的「動態守衡」。即大陸愈是對台灣施壓,台灣就愈靠向美國,而台美關係的緊密和深化,一定程度上可嚇阻或限制大陸對台「為所欲為」,同時也可以爭取更多籌碼和北京對話,這是蔡總統的「棋手思維」。

受中美關係質變影響

 但北京眼中,蔡政府「親美」無異於「投敵」,這與馬英九時期北京可以默許台灣「親美」有本質分別。在中美「敵我矛盾」思維的主導下,大陸的對台軍事施壓動作主要警告對象是美國,未來這種警告一定愈來愈多、愈來愈嚴厲,且台灣社會的感受也會愈來愈明顯。這就產生一個死結:本來不存在「敵我矛盾」的兩岸關係,被日漸裹挾進「敵我矛盾」愈發明朗化的中美關係。

 王金平登陸之行破局也就罷了,近期大陸軍機、艦的頻繁演訓,更是給台灣造成了很強的「壓迫感」,這種壓迫不會讓美國打消介入台海的計畫,卻壓縮了蔡政府緩和兩岸關係的迴旋餘地。這次教訓再次說明,兩岸關係有滑向「敵我關係」的危險,各方應該正視這個嚴峻的現實,誰都不要以為單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扭轉局面,台海和平需要雙方共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