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髒水也擋不了記者追真相

近期蒜價狂漲,民眾對蒜價飆至「天價中的天價」瞠目結舌,雲林縣調查站查察有無蒜商囤積哄抬價格,本是調查民生物價的例行作為,地方卻出現對媒體潑髒水的聲音,除了模糊焦點,反讓蒜價結構更顯神祕。
本報12日率先披露雲林縣調查站11日查察林姓蒜商儲放150噸大蒜是否涉及囤積,調查人員帶回帳冊及進出貨明細,記者得知調查單位行動,立即採訪雲林縣調站及雲林縣政府農業處相關人員,也有蒜商向調查人員陳述蒜頭來源及流向等說法,包括該蒜商12日受訪喊冤,都有詳實報導。
物價不尋常波動本就是調查局的業務之一,今年蒜價創天價,雲林是台灣最大蒜頭產地,調查局啟動查察作業,無論哪一位記者得知訊息,都會窮究到底,這是記者的天職;更何況,揭露調查站已針對蒜價異常有所行動,也可讓原本蠢蠢欲動的人不敢輕舉妄動。
今年受疫情影響,進口蒜頭受阻,加上本產蒜頭減產,都是導致蒜價翻漲的原因,對媒體抹紅、對記者潑髒水,不會讓自己顯得高貴,更無助讓蒜價透明。再者,若依部分人士把調查站查察蒜價的作法,刻意誤導為「調查站配合縣府辦案,配合媒體辦案」的邏輯,豈非侮辱國家調查局的專業。
媒體監督重大民生議題這是天職,也願意虛心接納各界意見與看法,但拒絕沒有根據的指摘,特別是對新聞工作者的人身攻擊。記者監督公共議題的立場,以及追求新聞真相的熱情,更不會因為此次事件而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