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陳祐誠/新聞透視

痛定思痛 正視查驗機制漏洞

image
台灣遊覽車隔幾年就會出一次重大意外,獨立單位運安會直接點出遊覽車結構可能有問題,可望逼交通部正視查驗機制漏洞。圖為蘇花公路日前發生遊覽車撞山壁6死重大車禍。(宜蘭縣政府消防局提供)

 台灣的遊覽車隔幾年就會出一次重大意外,每次意外都伴隨著社會要求政府檢討車輛安全性的聲浪,不過事故調查往往會回到人為因素,讓相關單位安全下莊,對車體安全性的重視是雷聲大雨點小,如今由獨立單位運安會當起黑臉,直接點出遊覽車結構可能有問題,業界長期以來被質疑的沉痾,終於能逼交通部正視查驗機制漏洞。

 2016年的陸客團火燒車造成駕駛、導遊及24名陸客死亡,外界不斷質疑遊覽車的安全性,懷疑是改裝後的電線走火,事後檢警查出原來是司機自焚。2017年蝶戀花遊覽車在國5翻覆,造成車上33死,外界質疑遊覽車做得太高才導致重心不穩翻車,後來證實是司機過彎的速度太快。

 2次事故對遊覽車安全性鋪天蓋地的質疑,或許對業者不太公平,但也反映出社會對遊覽車的觀感,仍停留在幾10年前老舊、危險、不舒適的印象。政府聲稱有品質控管、結構測試等機制,但業界也一直有「樣品車送檢、生產偷工減料」的傳聞,對此交通部端不出更有力的抽檢機制,只能透過官僚式的書面審查,再以車子做好了無法檢驗為由搪塞。

 蝶戀花事件促成交通部修法推動搭乘遊覽車須強制繫安全帶,諷刺的是,日前事故的旅客也繫了安全帶,卻因座椅鬆脫被甩出車外枉死,難道車體安全性不該再被提出檢視嗎?建立更完備的檢驗制度雖然不便宜,但安全可以是以錢作為代價堆出,再不痛定思痛徹底檢視問題,只會一再以人命當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