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社論/遼寧艦演訓與習近平的善意

image
中國時報社論

 遼寧艦航母編隊穿過宮古海峽,在台灣西方海域演訓,美日等區域大國嚴密監視。當蔡政府期盼兩岸「春暖花開」,習近平釋出善意訊號,各界呼籲兩岸關係回到交流對話正軌的背景下,大陸軍方強硬凌厲的動作,坐實了美國軍方的擔憂和綠營的懷疑。

兩岸統一根本障礙是美國

 不難推測,共軍近期在西太平洋動作頻頻,主要是回應美日、美澳將台海情勢納入軍事對話,並反制台灣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海巡機制,卻深化了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負面觀感。習近平在福建重申「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並刻意避開擔負攻台重要使命的駐閩73軍、選擇較不敏感的武警部隊視導,卻幾乎在同時間罕見派出20架共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被解讀為釋放矛盾的訊號。

 同樣,就在習近平向台鐵事故致以慰問,並得到總統府感謝後,當晚有1駕共軍運8反潛機進入我西南空域,次日遼寧艦編隊又在台灣周邊展開巡航演練。北京明知綠營會抓住一切可以操作的點,渲染陸方敵意、抹黑陸方善意,為何還是執意「一邊吹北風、一邊曬暖陽」?北京也明知蔡政府在抗中上已經大為收斂、拜登對中政策亦較川普理性,為何在台海軍事活動愈來愈頻繁,導致局勢更加緊張?

 坦白講,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立場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彼此更難以相互說服。「不放棄使用武力並非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極少數台獨和外部勢力」,這句話大陸已經講了40多年,可這40年下來有幾個台灣民眾聽得進、聽得懂?同理,台灣不分藍綠也長期呼籲中共只要宣布放棄對台動武,兩岸關係有可能出現新局,台灣民眾和國際社會對大陸的觀感也將出現質的改變,但北京什麼時候買帳?即便馬英九任內兩岸交流盛極一時,北京也從未放棄武統。

 那麼,大陸這種對台作為屬於「雙重標準」嗎?不盡然如此。大陸對台武備一刻不停,源於其70年來堅定不移的認知:台灣問題從屬於中美關係,兩岸統一的根本障礙是美國、而非台灣。在這個邏輯下,無論是兩蔣時期,還是民主化後藍綠兩黨執政,只要台灣一旦出現「親美遠陸」傾向,大陸就會毫不猶豫採取軍事手段施壓,一則以威懾台灣執政者,另一則以警告美國。同理,只要台灣與美國適當保持距離,或在某些政治原則問題上與北京存在共識或交集,大陸對台就趨向溫和、重視交流合作。

對和統存希望但不抱幻想

 馬英九任內,即便美軍機意外在台灣降落、馬政府大陣仗抗議M503航線,大陸都沒有藉機升高對台軍事施壓,反而在兩岸溝通機制的保障下,留給台灣很大餘地。但蔡英文上台,尤其與川普通電話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北京篤定台灣在民進黨執政下將不可避免地朝「親美遠陸」滑去,特別是當蔡政府以反滲透、維護國安為名粗暴干預兩岸民間交流、修法大幅提高兩岸談判門檻後,令北京更加認識到,透過兩岸官方協商解決政治分歧的可能性愈來愈小。

 簡言之,經過蔡政府執政的6年,大陸或對和平統一還存有「希望」,但已經完全不存在「幻想」。毛澤東時代名言「放棄幻想、準備鬥爭」,再度在大陸官民輿論響起。北京固然持續推出惠台政策、對台灣民眾釋放善意,但北京對台灣「親美遠陸」無法接受,因而軍事施壓日益升級、打破台海中線、且只進不退,這些並非情緒暴衝,而是經過精打細算的理性算計。更何況今年以來蔡政府對陸姿態逐漸放軟,更讓北京相信這是實力對決下的必然結果,就更樂意和民進黨把這場「膽小鬼賽局」玩到底。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也是當前兩岸安全困境加劇、政治僵局難解的根本原因。大陸對台軍事壓力愈大,民進黨政府就愈靠攏美國,同時美國愈傾向升高對中共是西太平洋重大威脅的認知。經過30年韜光養晦,解放軍的塊頭已經足夠大,美國的島鏈已經綁不住北京的雄心。

 但是這個局面並非完全無解,關鍵在台灣,多數台灣人在政治上雖然不認同大陸,但不否定自己與中國的淵源、不相信大陸會打台灣、希望增進兩岸互利關係,北京也始終將台灣人民視為同胞。只要大陸對台灣人民的善意不變,正面回應台灣人民的心聲,台灣承認兩岸是一家人、同屬中華民族,台海情勢轉危為安的歷史性逆轉,或許就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