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社論/民意突破政治 島嶼終現天光

image
中國時報社論

 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終於和上海復星簽約,合計採購1千萬劑BNT疫苗捐贈政府,距離去年東洋代理BNT疫苗破局,已浪費9個月時間,民進黨政府機關算盡,在700餘位確診者死亡後,還是回到採購原點。所謂「鴻海、台積電」模式,其實就是去年的東洋模式,由民間單位和上海復星簽約,避開兩岸主權爭議。現在可以回過頭去探討,採購BNT疫苗為什麼兩度破局,對岸究竟有沒有「阻擋」台灣取得疫苗?對普羅大眾而言,又留下什麼教訓?

開放疫苗捐贈 民意逼出來的

 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的說法,去年東洋建議政府至少採購1000萬劑,但「專家」建議只需採購200萬劑,東洋申請800萬劑改為自購,最後不了了之。這個說法有許多漏洞,是哪一位「專家」說台灣只需要200萬劑?理由是什麼?這位專家的建議造成700餘位確診者死亡,是否應道歉以謝國人。綠營內部傳出許多涉及利益分配的陰謀論,藍營流行的說法則是民進黨希望繞過上海復星,直接和德國原廠採購,黑幕重重,至今未明。

 今年政府編列紓困預算4200億元,其中疫苗採購屈屈115億元,總額已經不足,還要保留1000萬劑購買國產疫苗的費用,東減西扣後,對外採購只剩下37億元,由於金額太小,疫苗大廠只能排在出貨順序的尾端。反觀美、日採購疫苗,都是以總需求「倍數」計,富裕國家只有台灣以總人口「6成」規畫,省這種錢一點意義都沒有,反而讓台灣付出龐大的代價。

 今年年初,政府直接連繫德國BNT原廠,希望採購500萬劑疫苗。現在我們知道,這次談判是台灣、德國BNT與上海復星三方協商,但簽約前夕,民進黨要求在新聞稿中自稱「我國」,這是上海復星不可能同意的用詞,更是強德國廠商所難,談判再次破局。

 民進黨一口咬定「對岸阻擋台灣獲得疫苗」,AZ是英國公司,莫德納是美國公司,北京影響不到英國、美國政府。BNT採購波折不斷,主要是台灣自己設下障礙,豈可歸咎大陸?去年AZ希望找台灣代工生產,卻被民進黨婉拒,難道民進黨是被對岸影響?對外採購疫苗不順利,其實是台灣自己的問題。

 細究上海復星11日的公告,已經對台灣的要求做了種種通融。上海復星所代理的BNT疫苗,目前就是原廠製造、分裝,直送消費地,但上海復星願配合台灣買方重新製作標籤,並在公告中使用「台灣地區」稱謂,尊重了台灣的立場,也符合《兩岸關係條例》的規定。行政院長蘇貞昌痛斥「台灣地區」是對岸刻意矮化,這不是出於無知,就是刻意抹黑,均不可取。至此也可證明,北京並沒有阻擋台灣的疫苗採購,相反地,北京與上海復星集團可以說是不遺餘力配合台灣的要求。

限制捐贈疫苗 為護航高端

 至於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用4個「何必」,企圖證明政府沒有擋疫苗,但只要一個反問,就不攻自破了:「如果政府沒有擋,為什麼還在限制BNT疫苗的採購數量?」民進黨已經承認,上海復星代理的疫苗是原廠製造、分裝、直送,標籤也可以更換,什麼問題都沒有,那為什麼民間只能捐贈1500萬劑呢?為什麼地方政府想跟進,中央卻「已讀不回」?

 羅秉成的說法是,「疫苗供應量已足夠,沒有必要」,這更站不住腳。民間用自己的錢捐疫苗給中央,難道疫苗還嫌多?說到底,民進黨政府還是在卡國外疫苗進口。政府為了強迫人民接種國產疫苗,故意限制BNT疫苗的捐贈數量,司馬昭之心,到今天都沒有改變。但回顧蔡政府1年多來的防疫作為,這種心思只能說是「枉做小人」。

 民進黨政府開放台積電與鴻海捐贈疫苗,並非心甘情願,而是被民意逼出來的;這就像以前說直航是「木馬屠城」,後來又說ECFA是「糖衣毒藥」,結果現在執政了,在民意的壓力下,依然延續了直航與ECFA。

 台灣人民知道自己被國產疫苗綁架,不會憤怒嗎?民進黨政府製造疫苗短缺來強迫國人接種國產疫苗,只會讓國產疫苗更被汙名化,更不為社會所接受。政府的防疫,就是因為一路以來的政治考量,才會從資優生變成吊車尾;不論民進黨人士與國產疫苗有多少的利益糾葛,現在都是放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