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社論/媒體沙皇自食惡果

image
中國時報社論

 NCC從山涯管到海邊,連續否決三個案子,成了「通訊傳播否決委員會」,(「No」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CC把自己當成「媒體沙皇」,讓黨權壟斷媒體,台灣成為「一言堂」社會,民進黨就能萬世其昌嗎?

NCC扼殺媒體第四權

 網路時代,通路凌駕內容,媒體大者恆大;在寡占的媒體環境中,需不需要管制、誰來管制、如何管制,成為一個兩難的命題。以美國為例,臉書、推特禁止川普發文,引發大眾質疑,社群媒體有權力管制言論嗎?有的話,來自於誰的授權,誰來管制社群媒體的管制?

 美國政府最後的決定是「不作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如此描述自己的原則:「法律禁止FCC試圖阻止任何觀點的廣播。憲法保障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並防止FCC壓制這些言論。FCC的意見是,『允許自由表達意見,最有利於公眾利益』。這一原則確保了最廣泛的和最對立的意見的表達,儘管有些意見可能非常具有攻擊性。」

 因此,民間的社群網站管制言論,美國政府並未介入,因為一旦介入,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政府監督社群網站,誰來監督政府?」美國寧願財團濫權、社群網站濫權,也不要執政者濫權。

 美國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民進黨當然懂。2012年,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蕭美琴等人提案,要求廢除《刑法》有關侮辱公署之規定,提案理由寫道:「國家對於政治性言論的限制,大法官第445號及第644號解釋亦援引美國憲法對『言論自由』保障之雙階理論(two-leveltheory),認為政治性言論乃屬高價值言論(high value speech),而對此等言論之限制原則上應採取『嚴格的違憲審查基準』,除有『重大而急迫的政府利益』外,國家即不得加以限制。」

 善哉斯言,可見民進黨智識上是懂憲法,懂言論自由的。美國憲法的「雙階理論」,把言論分為管制密度寬鬆的低價值言論,例如商業性、仇恨、猥褻等言論;以及受憲法最高密度保護的高價值言論,例如政治性、學術性言論。

 現在的NCC,則是像老師改學生作業一樣,檢驗媒體的政治主張,違背了民進黨過去對言論自由的信念。中天新聞引用CNN影片報導高端工廠的運作,被NCC指為「沒有公正平衡」。媒體監督政府,政府再派NCC來監督媒體,就像威權時期媒體頭上還有一個警總,那第四權如何發揮作用?

NCC雙標反映派系角力

 NCC濫權的矛頭,不是只指向中天。例如否決TBC經營權轉讓,理由是「賣方適格性太差」,這個理由寫在《衛星廣播電視法》的哪一條?賣方不適格,不就應該讓更好的買方來經營嗎?經營層與林佳龍交好的台數科,申請變更為新聞頻道一度獲NCC同意,卻因為林佳龍涉及徐永明收賄案失勢,申請案立刻變卦而胎死腹中。可見在NCC眼中,媒體光是「親綠」是不夠的,還要看親的是綠營中的哪一個派系,以及這個派系在黨內的實力消長。

 更不用說NCC對華視補頻52台的偏愛,對台視的排斥,已經是完全秀破下限。其實華視跟台視都與民進黨友善,NCC的雙重標準反映出民進黨內的派系角力,已是完全不顧社會觀感。

 NCC對媒體的介入,是完全的政治考量。民進黨現在想法很簡單,被罵一次是罵,被罵一百次也是罵,那乾脆「壞人做到底」,讓媒體產生「寒蟬效應」。但就算有「寒蟬效應」,又怎麼樣呢?NCC傷害整個媒體環境的公信力,更不可能挽救民進黨的支持度。

 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近3個月滑落15%,蔡政府抗疫表現不得人心可見一斑。政府介入媒體有如「飲鴆止渴」,短期或有興奮劑的效果,長期卻會傷害執政黨的免疫系統,失去自律機制。

 如果不是黨權控制媒體,媒體大環境縱容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敢在去年拒絕BNT疫苗、今年輕率開放3+11政策,造成防疫破口嗎?俗語說「寵子不孝」,對執政者也是同樣的道理,越寵越不成器。民進黨破壞媒體的監督機制,從結果來看,反而害了自己。

 新聞自由是民主的疫苗,也是政府濫權的疫苗。民進黨內的各派系若是放棄爭取社會的信任,只想著藉由NCC控制媒體,布局黨內初選,這等於是2008年選舉的故事重演。就算得到黨內提名,整個黨信任度崩盤,又有何意義?

 或者,歷史給民進黨的教訓,就是民進黨永遠學不會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