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契彬:蕭一凡書畫展》周末登場
16、23、30日舉辦「與藝術家有約」 講堂 歡迎參觀
在藝術創作中,來自生活的激盪是最直觀的,不論是家國遭逢巨變的千古絕唱,或固執藝術之路的百年孤寂,對藝術家可能是痛苦的養分,引領他們堅持無悔地走向藝術大道。
中國歷朝文人書畫在境界上或有高低,但求新求變的趨勢巨輪卻在滾滾大時代中不斷被推動,尤其在數位化的信息社會裡,任何事物都持續地變動,似乎不變的只有「變」。當代書畫名家蕭一凡博士是中壯輩文人書畫的翹楚,其「後文人書畫寫意」的自我定位,彷彿讓人看到執古之器物「毛筆」,逕自開創屬於當代性格的文人書畫,既能以筆墨統攝經典書畫之形質,也能在表現的形式與思惟上具備當代文心。
古典山水畫當代重構
蕭一凡表示,他的山水畫有兩大主題,一是古典的當代重構(如《石濤雲抱》),二是世說石語系列(「石頭記」、「石頭寄」、「八面靈龍石」)。至於書法則是經典書法、現代書藝、當代書寫三重維度併行。近年來沉潛於雜書習寫、行草發抒(12尺條幅和7米手卷),以及同時將王覺斯與帕洛克融冶於一爐的狂草系列《Jazzrock》。
縱觀蕭一凡畫作,如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所收藏的《石濤雲抱》,怪石奇樹與玄邈雲氣相參差,得虛實和合之境。皴法表現多方,構圖取勢奇崛,發前人之所未發。再從布局來看,石林路、田園路、雲間路、水路、橋路起伏兼置,復以高山飛瀑、林園屋宇、幽亭足憩與小舟閒雅為情韻,實為近年代表之作。
書墨視覺之美聽得到
有人說蕭一凡的字不僅能訴諸視覺,還能聽出聲音,是一種藝術語言,尤其在《Jazzrock》的創作上將東西文化匯流,將古今二大巨匠之筆法、章法、墨法以及身體姿態兩兩相合參於一個空間中,此種透過轉化以衍繹古式的革新,既是創作更是種異質文化的融合。
蕭一凡將最新畫展取名為「後疫契彬」,表示此為「後翼棄兵」的諧音,為國際象棋的一種開局方式,意指若不先捨棄一些事物,何以能長驅直入?此外,就現代性的人文困境來說,當捨棄時代習氣,而契之以某種「彬彬」君子的當代性。又,近日心契吳彬奇石,且對於作為書法之「賓」的帕洛克、福樓拜與阿甘本投以情致,冀眾經責我開其生面也!
「後疫契彬:蕭一凡書畫展」將於110年10月16日至30日假台北孟焦畫坊開展,因應疫情將不舉辦開幕茶會,與「藝術家有約」講堂日期為10月16、23、30日3天,歡迎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