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升息的時候到了
名家專欄
多年以來,在美國的主導之下,世界主要地區的中央銀行都維持低利率;新冠疫情發生以後,美國更是把利率降低到幾乎等於零,還加上無上限購買債券,很多國家也跟著做。但是現在有不少國家開始警覺到美國這樣做會出現問題:房價狂飆,有可能再度泡沫化,而且一般物價上漲遠超過預期的水準和持續程度。
美國中央銀行說它通貨膨脹率的目標是年成長率2%,但現在美國每月通貨膨脹的年成長率都超過5%,幾乎已經半年。美國央行又說要看新冠後經濟復甦情況如何,但美國的實況是很多工人不願意在原本的工作條件下繼續工作,甚至退出勞動市場,所以新增的工作量比預期的少,這甘央行何事?
美國目前利率幾乎是零,扣掉通貨膨脹率5%,表示實質利率是負5%,這就是變相鼓勵大家拚命借錢去買實物資產,因為只要買了資產多放一年,政府就補貼你5%。果然,在房價方面,到今年第2季,美國的房屋價格已經比當初金融海嘯泡沫崩盤前的最高點還高出34%。
更可怕的是,目前物價上漲並不只是新冠疫情造成的供給面瓶頸而已;這些瓶頸可能在明年會趨緩,但是還有其他長期性的供給因素,包含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導致去年歐洲冬天超冷,對天然氣的需求大增,存貨下跌,結果天然氣價格漲翻天。今年的夏天特別熱,到處發生乾旱,很多水力發電無法使用,而且糧食減產,這又使得糧食價格上升。硬要說通貨膨脹只是短期,愈來愈沒有公信力。
也因為如此,不少國家的央行開始走自己的路,開出第一槍。在東亞,南韓央行就在8月提高了利率,而且預計11月還要升息。對南韓人民而言,通貨膨脹達到2%以上就很可怕了,但是更可怕的是,房價從2008年金融海嘯第3季的最高點,到現在又漲了30%。房價在南韓是一個重大的選舉議題,如果房價繼續這樣漲,現在的執政黨就不用選了,這應當是必須升息的重要因素。
在歐洲,挪威上個月開槍了,不但減緩了數量寬鬆,還直接提高利率。在本月初,紐西蘭也開槍了,提高了利率,主要的原因也一樣是飛漲的房價和通貨膨脹。加拿大在4月開始,就已經開始降低數量寬鬆,央行總裁麥克蘭公開表示,加國的經濟已經不需要再用人為的力量去支撐。在東歐,捷克已經在上個月底提高利率,而接著本月初波蘭也提高了利率,一樣是為了平抑房價和物價。連在美國自己,央行副總裁已經都出來講話,說有需要把量化寬鬆縮表,以便為提高利率鋪路。
那台灣的央行不應該也關心房價和物價嗎?我們的消費者物價已經從4月的2.1%上升到5月的2.5%,到了上個月又上升到2.6%,這不會咬到民眾的荷包嗎?目前台灣實質利率為負,等同鼓勵民眾搶購實物資產;果然,我們的房價指數從金融海嘯的高點,到現在已經漲了一倍,超過南韓、超過美國;央行的眼睛看不到嗎?不害怕嗎?只要實質利率維持為負,所謂「打房措施」,通通對房價無效。
2009年金融海嘯發生後,英國當時的央行副總裁賓恩,曾在歐洲經濟學年會上發表演講。他明確地指出,在海嘯發生前幾年,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人員曾不止一次警告,房價過熱,各國央行應該有所警覺,改採較緊縮的貨幣政策。但賓恩說,當時美國的央行總裁不信這套論調,其他的國家也沒有警覺,所以發生巨變。
台灣的央行應該看看實際的數據,看看其他國家的腳步,把房價的飆漲和金融風險連在一起,也應該顧慮到房價上漲所引發的財富不均效果。至於通貨膨脹,更是央行的首要責任,完全沒有道理還把實質利率釘在負數;在任何經濟體,利率都不應該是負的,長期處於實質的負利率,一定出問題。
央行拿出勇氣,走出自己的路,開槍升息的時候到了。
(作者為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