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李文輝╱綜合報導

崔洪建:歐洲炒熱台灣議題 只為民粹

名家觀點/崔洪建

image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崔洪建。(摘自網路)

崔洪建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長期研究國際關係、歐洲問題和中國外交。目前也是中國歐洲學會理事。

 崔洪建2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在地緣政治變化和疫情衝擊背景下,中歐關係近兩年經歷少見的麻煩不斷和起伏不定。中歐關係概括而言,經貿相互依存格局仍穩,但政治和外交摩擦增多;在雙邊、地區和全球事務的共識基礎尚在,但分歧和矛盾被日益放大;作為戰略夥伴合作空間很大,但被導向競爭、甚至對抗風險上升。不過,即便一些人拚了命想將「台灣議題」擺上中歐關係的桌面,也改變不了台灣的前途命運。

 崔洪建表示,歐洲出現不少「麻煩製造者」,在給中歐關係製造麻煩。手法之一,是淡化中歐關係的積極面合作面:利用歐洲要做「地緣政治玩家」的抱負,將中國當作戰略博弈對手,帶偏「戰略自主」方向,造成對華認知嚴重失焦。眼下的歐洲輿論談論來自中國的「挑戰」,成為時髦,甚至是「政治正確性」的體現。

 崔洪建稱,手法之二,是挾「民意」而生事端:歐洲正經歷政治共識鬆動、民粹意識氾濫變動期,民意不滿菁英政治情緒上升,各國政府執政壓力和歐盟機構合法性問題都在增大。「民意」成了可在任何對華議題扮演「不滿者」和「批評者」角色的道具。問題是,歐洲民意需要多大比例才能了解中國實情、中歐關係全貌?要多少專業知識才能搞清楚中方反對「代表處」更名與堅持「一中原則」之間的重要關聯?

 手法之三,是利用中歐制度差異,玩弄政治人物、立法機構、民間團體之間的「不對稱博弈」:此手法充分體現在一些歐洲國家和歐盟立法機構炒熱「台灣議題」上,為迎合民粹意識、塑造「不畏強權」形象;一些立法機構不斷拋出各種「決議」「規則」,挾「民意」自大,要坐穩對華「共同決策者」位子。挑動「台灣議題」不能帶來實在好處,反而使民生福祉、經濟發展、中歐關係,可能成為犧牲品。

 崔洪建建議,中方對歐交流和傳播,要和麻煩製造者針鋒相對,要弄清楚歐洲輿論和民意的底層構造,著眼著力於「沉默的大多數」,營造出讓真實民意、而非虛妄臆斷,成為歐洲制定對華政策依據的氛圍。即便一些人拚命想將「台灣議題」擺上中歐關係的桌面,也改變不了台灣的前途命運,只要堅持走有利於地區經濟發展和國際社會穩定的大道,就一定能邁向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