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藍孝威/綜合報導

中國新規禁數據出境 衝擊航運

外國公司難獲物流訊息 成美國供應鏈大挑戰

image
大陸《個人信息保護法》生效後,一些供應商已停止向外國公司提供航運相關的數據訊息。據路透報導,這項新法阻礙外國公司獲取與貨物數量相關的訊息,擾亂已擁擠不堪的全球海運。圖為日前連雲港的碼頭將貨櫃裝船。(新華社)

 大陸《個人信息保護法》11月1日生效,雖然沒有關於運輸數據的具體規範準則,但中國一些供應商已停止向外國公司提供航運相關的數據訊息。據路透報導,中國新公布的數據隱私法律阻礙了外國公司獲取與貨物數量相關的數據訊息,擾亂已經擁擠不堪的全球海運。由於新冠疫情後需求增加,而生產恢復緩慢,美國供應鏈的壓力不斷增大。

難預測擁堵 增港口負荷

 這些數據訊息被用於提高海運的能見度,對預測航運擁堵情況相當重要。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大型貨櫃港口,在貨物激增和貨櫃短缺導致港口服務中斷的背景下,追蹤中國貨物的運輸計畫顯得更加重要。

 美國之音引述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供應鏈創新中心主任庫韋利斯的分析稱,訊息的缺乏令供應鏈堵塞問題雪上加霜,特別是西方將進入繁忙的耶誕假期,美國的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

 庫韋利斯表示,「對於一個超載的航運和港口管理系統,透明度和數據分析在管理中至關重要。特別是當系統處於『瓶頸狀態』時,需要實時數據進行靈活處理。一個直接的觀察是,由於缺乏跟蹤數據,很難估計港口的負荷,並很難在需要時有效地改變船隻航線。」根據市場情報和評估供應商Vessels Value的數據,在10月28日至11月15日期間,中國水域的航運數據水平估計下降了90%。

 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副教授馬尼表示,由於交貨期往往長達數周,當無法追蹤航運訊息時,商家傾向於訂購更多貨物,反過來加劇了航運堵塞和溢價,並推高商品售價。

零容忍封鎖 傷生產穩定性

 缺乏來自中國的航運訊息並不是美國供應鏈面臨的唯一阻礙。中國的新冠疫情和中國國內面臨的能源危機,都導致美國的供應鏈承受壓力。由於中國對新冠疫情採取「零容忍」政策,即一旦有新病例出現,就大規模地封鎖該區域,不惜一切經濟代價關閉工廠和港口,致使商業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受到很大威脅。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言人巴里指出,「許多成員的供應鏈都有問題。在新冠期間,中國的許多工廠被關閉了,港口的運輸也被打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