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30 楊方儒

當國片成了好生意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第58屆金馬獎剛剛落幕,《瀑布》和《美國女孩》並列本屆金馬獎最大贏家,各拿下4座獎項。但更令人興奮的是,今年國片票房不畏疫情,至今已經突破15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比起去年的8.77億元,今年全年大漲了1倍,看得出來,國片已經從不起眼的小生意,變成了好生意。

 國片之中,《當男人戀愛時》、《孤味》、《角頭-浪流連》、《刻在你心裡的名字》4部大片,攜手衝破8.7億票房,正好等同去年上映的71部國片的總票房。加上《瀑布》、《美國女孩》、《月老》等金馬獲獎好片,都準備在年底與耶誕檔期拉尾盤,今年確實是國片大豐收的一年。

 以小鎮台客羅曼史為主軸的《當男人戀愛時》,在大陸上映20天,票房就衝破2億人民幣大關,全球票房更已達15億台幣。這是在2008年《海角七號》吹響國片反攻的號角,以及繼《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大陸豪取9.57億人民幣票房後,又一齣在兩岸叫好又叫座的國片。

 若以《當男人戀愛時》4000萬元的拍片成本計算,報酬率高達37倍。誰能想像,不過就是十多年前,一整年的幾十部國片票房就是4000、5000萬台幣。

 國片曾經背負著「弘揚文化」的大包袱,一再追求高藝術性,以致悶了20多年。一部部供在神壇上的大師巨作,縱使滿足了歐美影人對華人文化的好奇感,得到國際影展肯定,但是回台上映卻沒人理。一位北京的電影圈好朋友曾經跟我說,他曾經看過一部台灣得獎大片,電影結束時他心裡的OS是:「我睡了一覺起來,整部片怎麼還在講同一件事。」

 確實,當年國片的失敗,就是沒有把故事說好,很多電影劇本長年下來都是導演、編劇在自說自話,跟觀眾之間,有著最遙遠的距離。

 國片長期低潮的主因是,沒有與觀眾產生感情。因為撼動人心的故事、有經驗的說書人,是電影引起觀眾共鳴的首要關鍵。舉例來說,皮克斯的一部動畫劇本,雖然都是小故事、卡通的簡單要求,但整個劇本構築過程起碼都在1年以上,《Toy Story》(玩具總動員)的「Story」,甚至熬了10年之久。

 《臥虎藏龍》在全世界票房高達64億台幣,《我的少女時代》則收穫了25億台幣,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與「偶像劇教母」陳玉珊的共同之處,就是對於劇本的高標準要求。更不用說,Netfilx與Disney+月費便宜又大碗,要讓年輕世代觀眾願意走進戲院,需要更強的驅動力。

 我曾經當面問過魏德聖導演,《海角七號》這麼「台」的風格,其他地方的影迷能接受嗎?但他微笑著對我說,「愛情、夢想、音樂這些主軸,一一都是普世價值,走到全世界不會變的。」

 所以《當男人戀愛時》再次寫出一個小鎮裡頭具有普世價值的故事,再把這個故事好好地拍成電影,果然就獲得跨世代與跨市場觀眾的支持了。這就是國片要努力的方向。(作者為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