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零次分配 促進共同富裕
名家觀點/白重恩
白重恩,曾任教於香港大學、美國波士頓學院。研究領域為制度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公司治理及中國經濟。現任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2015年獲任命為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北京正透過「三次分配」促成「共同富裕」。白重恩近日於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青年企業家峰會提出「零次分配」的概念,他說明,「零次分配」發生在生產之前,如果能夠在「零次分配」中,更大程度上達到機會均等,這樣對於實現共同富裕會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白重恩指出,在「零次分配」中,機會均等既體現在人力資本上,也體現在物質資本上。人力資本方面,在進入市場之前,受教育、身分差異,不同人群在人力資本上存在差異。「零次分配」的重點在於實現身分的平等和公共服務的更加均等。
他認為,怎麼讓不同群體有均等的機會來獲得教育等公共服務,消除身分所帶來的差距,是當前亟待思考的,其現象的存在和當前的一些體制機制有關。尤其是在現行的戶籍制度下,不同群體難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進而使得部分群體所擁有的要素難以充分發揮。
物質資本方面,白重恩表示,「零次分配」的重點在於如何平衡各群體在市場上獲得資金的機會,讓其所擁有的要素稟賦能夠更好地實現價值。
至於如何影響零次分配,白重恩稱,需要對各要素的使用進行規定。其中,有兩個新的要素應特別重視。第一是數據要素。當大眾可以在數據要素的貢獻中,更好參與分配,將有利於促進共同富裕實現。
第二,生態要素。在追求「雙碳」目標過程中,一關鍵辦法就是對碳排放權進行交易。如果將碳排放權看作是一種生態要素,當前,這一要素分配給了發電企業,未來或可考慮將該要素分配給居民,激勵其減少能源的使用,並將多餘的碳排放權用於交易,提高其收入水準,進而對共同富裕有正面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