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

社論/蔡總統究竟在擔心什麼?

image
中國時報社論

 蔡英文贏得四大公投「信任投票」後氣勢如虹,立即強勢推動竹竹合併,果然兩天內就擺平黨內派系雜音,兩個主要反對黨雖然不服,但抗議過後也只能接受,畢竟投票結果代表公民集體意志,願賭服輸,必須尊重。

蔡總統歷史定位關鍵點

 制衡力量已遭全面輾壓,不跛腳的蔡總統可以完全掌控大局,剩下最後兩年任期,她擁有過去兩任總統所沒有的揮灑空間,可以去解決纏繞台灣多年不能解決的問題,把國家帶往正確的方向。遺憾的是,大獲全勝的她,推動的第一個政策卻是改變遊戲規則,企圖以竹竹合併進一步鞏固民進黨的權力,而不是為台灣經濟固本。

 國民政府遷台70年,兩岸多半處於高度對抗狀態,歷史經驗顯示,活潑繁榮的台灣才會更有吸引力,世界關心台灣,台灣才能屹立不搖。長期以來,一般都認為國民黨擅於經濟,民進黨專注政治與選舉。但過去兩年,民進黨在蔡總統帶領下,經濟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也許是「運氣」好,「護國神山」氣場強大,讓台灣受惠於美中貿易戰和疫情下資訊產品需求大增,經濟表現20年來最佳。

 民進黨已牢牢掌握行政、立法、司法三權,考試和監察權也大權獨攬,政權高度穩定。即使「網軍治國」弊病叢生,在野黨反對聲震天價響,也難以撼動人民對民進黨的信賴,這大概連民進黨自己都難以想像。

 不過,千萬不要看內不看外,民進黨權力再鞏固,選舉形勢再好,若外部情勢繼續惡化,邦交國數量減少、國際組織不得其門而入、農產品對陸出口受阻,都會對民進黨執政不利,連南韓都對我輕慢以討好對岸,美國雖對我示好,甚至鼓勵盟邦與我交往,但效果有限,台灣的外部環境不會改善。

 更重要的是,台灣經貿國際空間長期受阻,蔡總統於2016年大選打敗國民黨,就是因為國人支持她「台灣經濟走進世界」的承諾,但過去6年,在這一方面並無任何建樹,台灣出口對大陸依賴度反而更高,蔡總統妳不著急嗎?

 如今反萊豬公投案已失敗,干擾美豬進口的因素已經排除,提供了蔡政府推動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的突破性機會,包括美國新近倡議的「印太經濟架構」、《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都可以積極爭取。

 能否順利加入這些國際經貿組織,將是疫情舒緩、美中貿易戰緩解後,台灣能否藉加入經貿組織或簽署架構合作協議,突破外交封鎖,擴大和各國互動交流的空間,以創造未來經濟成長動能的關鍵。

爭取加入印太經濟架構

 「印太經濟架構」是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新概念,經商務部長闡述後輪廓逐漸清晰,但具體內涵仍待建構。總的來說,它是著重於包括貿易便捷化、供應鏈韌性等新興議題為主的協議,將於明年2月啟動。身為美國貿易長期的重要供應方,我國應早日備妥方案,並善用雙方關係升溫的機會,爭取以創始成員資格參與遊戲規則制定,以避免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損害。

 在傳統區域貿易協定方面,我國已申請加入CPTPP,即便未遭任何國家杯葛,其行政和諮商也將經歷漫長時間;更何況領頭羊日本已放出訊息,日本「核食」若未開放進口的話,台灣要入會將非常困難。既然反萊豬公投未通過,蔡政府應及時處理「核食」進口案,加快台灣獲得成員共識入會的腳步。而相較於僅涉及台灣出口量約20%的CPTPP,RCEP更涉及了50%出口,重要性當然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加入的機會雖然不大,但至少應該表態,表達我國追求貿易自由化的決心,將有助其他成員改變對我的看法,爭取簽署雙邊FTA的機會。上述三大貿易架構,只要成功完成一項,都將使蔡總統成為自李登輝後最成功的總統。

 兩年的時間其實很短,若能全力衝刺,還是可以寄予厚望,它不僅事關蔡總統的歷史定位,更是台灣經濟前途的關鍵轉折。但蔡總統卻選擇優先推動竹竹合併,讓民進黨這頭權力巨獸更加地張牙舞爪。蔡總統這種只為民進黨壟斷權力施力,而將能為台灣經貿實力奠定基礎的決策冷落一旁,顯示她懼怕失去權力,但她究竟是在擔心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