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從歷史擷取智慧
《上海公報》五十周年系列一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破冰」訪華,2月28日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後來稱為《上海公報》,消息傳到台北,國人悲憤不已,氣憤中華民國再次被美國出賣。50年過去,世界格局有了極大的改變,「棄台論」在美國與台灣都已消失,多數台灣民眾甚至相信,美國會為台灣不惜與中國一戰,這段歷史教訓,國人早已遺忘。無論台灣戰略地位如何改變,國際政治的現實永遠不變,永遠是國家利益的算計,國人不可不察。
勿忘美背棄台歷史教訓
可以從蔣經國日記去理解他當時面臨的壓力與內心悲痛,及如何化做力量,帶領台灣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事實上,美國為了從越戰的泥淖脫身,希望利用中蘇矛盾改善與北京的關係,早在季辛吉祕密訪問大陸之前,美國主流輿論就一面倒認定,放棄台灣對美國不會有任何損失,「告別蔣介石的時候到了」。1971年4月蔣經國在日記寫道:「早已想到美國對我之政策將有所變更,但是沒有想到變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大。」這段話道盡他對雙方關係急轉直下的心酸與無奈。
美國曾派亞太助理國務卿格林來台簡報尼克森大陸之行,蔣經國在接見當晚,輾轉難眠,內心痛恨華府「以友為敵,以敵為友」,認為美國正在重蹈1949年對國府「袖手旁觀」的覆轍,所謂協防盟約也將名存實亡,形同廢紙。這時對蔣經國而言,所謂傳統邦誼、自由陣營的道德大帽子,已無法扭轉華盛頓尋求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的大勢,只有設法拖延,以時間換取空間,努力減少美中建交對民心士氣的衝擊,並且壯大台灣,自立自強。於是有了一連串「革新保台」新政。
以上這段歷史對於現在的台灣人來說早已不復記憶,在美國以台制華政策和民進黨政府大內宣下,大多數民眾自認台灣對美國有高度的重要性,即便大陸以武力犯台,美國也會出兵保護台灣。民眾對美國背棄台灣的歷史教訓早就忘到雲霄之外。
台灣人對於美國的信任除了歷史與社會因素外,國際格局的改變也讓台灣人產生錯覺。在美國維護霸權,壓制挑戰者的大格局下,台灣的重要性的確看起來與50年前不同。50年前,美國的主要對手是蘇聯,剛從文革騷亂走出來的中國大陸,美國人根本不放在眼裡,台灣更不足以影響國際冷戰的格局,隨時可以棄如敝屣。今天中美兩強競爭,在美國的霸權保衛戰中,台灣雖如筆尖,但有半導體產業在世界扮演樞紐角色,自然是一張王牌,美國不會不善用。
蔡總統重新評價蔣經國
形隨勢異,我們固然不必妄自菲薄,但也不代表不必防備美國可能再次出賣台灣。我們不必糾結在被背棄的悲情中,但也不能忘記國際政治的鐵律,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也不要忘記國家利益是動態的,隨著國際局勢變化、國家實力消長、社會價值改變甚至領導菁英觀念產生變化。在川普改變對中戰略之前,美國也出現過不少放棄台灣或以台灣為交易的主張。要弄清楚美國的利益為何,台灣的利益又為何。當雙方利益一致時,台灣自然不用擔心被出賣、被拋棄。但是當美國的利益與台灣利益不一致,甚至必須犧牲台灣的利益來交換或作為誘餌來打擊中國大陸的崛起,台灣就必須當心,這次犧牲的就不只是外交或主權上的利益,甚至是被帶入戰火的玉石俱焚。
「一個中國」是維繫中美關係的重點,1972年雙方一度為此爭議而中止談判,後來是季辛吉提出一段可避開「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陷阱,有各自解讀空間的文字,北京才同意與對方簽署公報。「一個中國」在過去這50年來一直是中美甚至美中台的最大公約數。兩岸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要有對話的機制與平台。
台海問題的國際化絕非台灣安全的保障,關鍵還是在兩岸中國人和平解決紛爭與差異的智慧。蔡英文總統最近重新評價蔣經國總統,不妨從他當年如何處理外交變局,不卑不亢,不懼不喜,永遠清楚台灣人民與中華民族真正的利益,這才是台灣看待《上海公報》50周年應有的智慧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