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0陳君碩/新聞透視

抹紅中性用詞 台灣五十步笑百步

法學角度使用「大陸地區」 合憲無誤

image
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 Plus開播,成立之初宣稱要將台灣的節目、新聞和故事帶到全世界。(摘自文化部臉書)
國際影音串流平台Taiwan Plus開播,成立之初宣稱要將台灣的節目、新聞和故事帶到全世界。(摘自文化部臉書)

大陸作家的美食書籍在台灣發行,鬧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大笑話。這反映了兩岸政治氣氛低迷下,「反中」的政治正確籠罩台灣社會,讓出版社須先自我審查。但回歸法律本身,「大陸地區」本是個具憲法位階的中性詞,不該隨便抹紅。過去大陸獵巫式的強制要求航空公司改台灣稱法,讓台灣反感,如今台灣有出版社出現這樣的失誤,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內地專指港澳稱大陸

 「中共、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內地」,這些都是描述對岸常聽到的詞彙,看似指涉對象一樣,其實同中有異。「中共」強調的是黨的角色及政權;「中國」是在國際關係上慣用,如中美、中日、中歐關係;「中國大陸」或「大陸」,針對的是兩岸關係語境;「內地」則專指大陸與香港、澳門的關係,港澳人稱大陸為「內地」,不過有些台灣藝人受香港影視文化影響,常錯稱「內地」而不自知。

 在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政治正確下,原本中性的「大陸」一詞,這幾年突然被扣上紅帽子,但翻開《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條也指出:「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

兩岸都有網友亂出征

 這兩部權威法律都是以「大陸地區」稱呼對岸,別忘了,蔡英文總統曾多次宣示要以《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且蔡總統的其中一個重要經歷,就是擔任「大陸委員會」主委。

 低迷的兩岸加上反中的氛圍,讓好多事都變得敏感。去年夏天東京奧運時,歸化台灣的前烏克蘭體操選手瑞莎,寫上「中華隊加油」,卻遭台灣網友洗版批評「誰跟你中華」,讓她趕緊改口「台灣隊」。

 藝人小S使用「國手」一詞,則被大陸網友指是台獨,不過大陸的官媒為其緩頰,呼籲大陸網民要「多多了解紛繁複雜的台灣社會,要學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理性對待,防止好心辦壞事。」

務實處理分歧創契機

 前陣子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的「玻璃心」一曲爆紅,暗喻大陸官方到民間社會在遇到敏感議題時的脆弱易怒,但反觀台灣在面對大陸時,有時也不遑多讓。

 兩岸的分歧需要正視、處理更要務實,跳膝式反中只會加大兩岸鴻溝。當更多台灣人能夠理解「大陸」一詞的真正內涵,或許還能成為兩岸關係改善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