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社論/台灣人口淨移出的警訊

image
中國時報社論

 政府眼中的台灣經濟,是近20年來最好的時刻;沒錯,經濟成長率數據確實如此。台灣居住環境雖不完美,但至少人身安全在全球名列前茅,國際網站還評選為最適合外國人移居之處。若經濟良好、生活安全無虞,願意長居台灣的人應該愈來愈多才對,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數據顯示,最近兩年台灣移出人口比移入多,在台居住人口正在減少。

人口移出的政治因素

 依照內政部統計,居住在台的外國僑民(移工除外),近5年(2017~2021)的變化是:前3年每年增加1萬人以上(+1.2萬、+1.1萬、+1.7萬),2020年僅增加2千人,2021年更反向減少1千人。後兩年是新冠疫情期間,台灣的疫情控制在全球相對良好,但外僑人數居然反轉,透露極不尋常的訊息。不僅外僑減少,國人遷移也出現相同的現象,「淨移入」負成長(-3.4萬、-15.6萬),今年前兩月的趨勢更加明顯,「淨移出」高達4.7萬人,按此趨勢今年全年將超過去年、再創新高。

 可惜的是,內政部並未對國人外移的去向做出明確分類,乃至於無法明確推斷「淨移出」增加的原因和影響度為何。但我們還是可以就近兩年國內外政經發展推敲最可能的原因。

 在人口理論上,影響移民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不外乎經濟、政治(包括軍事)和社會面的變動──經濟停滯或倒退,甚至發生糧食危機的經濟體,自然會有人口外移;政治上發生衝突或戰亂時,自然也逼迫人口外移;社會上若動盪不安,當然會讓心理不安的族群外移。台灣近年來既然經濟狀況「最好」,但人口還是淨移出,那原因應該就是在政軍或社會面了。

 這兩年來,台灣在政治上發生了哪些凸顯的「大事」呢?很明顯的,當然是兩岸關係更加惡化──台灣一面倒地「傾美」,頻頻挑戰陸方的反獨紅線,如立陶宛設處案、美軍協助訓練台軍和高層來訪等,大陸則以軍機常態性「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回敬;大陸民間主張「武統」的聲浪顯著提高,經台媒大量報導造成台灣人心浮動。 在社會面上,蔡政府進一步「去中國化」──再度修改課綱,讓中國史完全成為「外國史」;將「本土語言」學習訂為中學必修;將「文言文」分量進一步縮減,造成國人疑慮,紛紛考慮移民。最近「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ICRT)的美加移民廣告幾乎是24小時不斷,向北美移民可能是「現在進行式」。

人才決定台灣的未來

 然而,由於缺乏明確統計,「淨移出」的國人不會只向北美移民。這幾年對岸提出的「兩岸融合」政策,針對台灣人民打造合宜的居住環境,例如建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提供台灣民眾同等待遇的政策,可能已經產生相當效果。去年大陸「全國人口普查」顯示,至少已有15萬台胞在大陸安居落戶,大陸可能成為台灣民眾「淨外移」的另一個重要去向。而且,隨著北京的信心增強和對台胞的重視,未來對不滿台灣現況的台胞吸引力預期將會更高。

 台灣自然資源有限,經濟發展受資源的限制越來越嚴重;若要持續發展,只能依靠「智能」投入來減少限制。人才能否在台灣匯集,關係著台灣未來的前途。外移者應該都是精英分子,憂慮台灣的安全和社會發展對其家庭不利,因而毅然離鄉發展。

 台灣「護國神山群」極度擔憂人才不足,歐美日等國也在極力發展自身的晶片業,加上台灣產業發展備受詬病的「五缺」日益嚴重,當目前景氣循環的榮景過去,或歐美完成其晶片版圖建構之後,缺乏人才吸引力的台灣未來能否繼續發展,其實是個重大問題。但主政者只滿意於當前的經濟高成長率,繼續催眠著不知風險的選民,航向滿是狂風暴雨的抗中之路。

 近兩年的人口「淨移出」,已對台灣發出嚴重警訊;無視此「灰犀牛」的領導者,將為台灣人民招來風險和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