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浮編待準金 議員炮轟亂搞
7年高達29.4億 不少機關預算有賸餘卻年年動支 主計處將要求核實估算

因應無法預期的人事費預算短絀,台北市政府主計處每年都會編列1筆公務人員「待遇準備金」,7年間累計高達29.4億元。市議員質疑,市府不少機關的人事預算都有賸餘,根本就用不完卻還是年年申請動支待準金,相當離譜,炮轟市府財政紀律亂搞。主計處回應,將要求各機關在申請動支調整待遇準備時核實估算。
市議員王浩調閱資料發現,2015至2021年間,編列的公務員待準金累計29.4億元,共動支21億5802萬元,申請動支待準金額最高的前5名單位,分別為警察局3億9267萬、環保局3億7203萬、觀傳局6910萬、新工處5454萬及公管中心5321萬。環保局、觀傳局與公管中心連續7年都申請動支待準金。
王浩質疑,這些機關申請待準金的年度,人事費均有賸餘,警察局、環保局與新工處等局處的人事費賸餘數,甚至遠超過申請動支待準金的金額,換言之,根本沒有申請待準金的必要,他炮轟市府毫無財政紀律。
他指出,機關申請動支待準金後,並未妥善使用,甚至用不完還直接原封不動退回,其中又以新工處最離譜,歷年申請動支待準金額總數5454萬,卻有多達3690萬元完全沒動用,未使用比例近7成。
王浩說,待準金用不完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包括人員來不及進用,或人員上下班交通費、保險費、不休假補助費等預估花費與實際有落差等,但有許多人事費用均屬於常態性支出,應該由市府公務預算支出,而不是搶用為數不多的待準金。
他批評,北市府浮濫使用待準金情形嚴重,即使申請動支待準金需經過機關內部人事、北市府主計處等單位層層把關,卻都沒有人發現各種亂象,市府應檢討現行待準金申請動支審查機制,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未來應有更嚴謹標準,以維持制度公平性。
主計處說明,將要求各機關在申請動支調整待遇準備時,核實估算所需人事不足經費,若核定人事費額度及核准動支的待準金有賸餘,且占比達一定比率,如10%將參酌減列下年度人事費額度,並檢討待準金執行情形,作為下次給予待準金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