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鄭郁蓁、王家瑜/台北報導

本土+11995 新冠輕症免隔離 最快月底上路

image
國內本土新冠確診新增1萬1995例,較上周三下降25.7%。指揮中心表示,輕症確診者免隔離政策,最快3月底上路。圖為桃園機場3月起不再提供免費快篩,入境旅客排隊通關。(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本土新冠肺炎新增1萬1995例,較上周三同期下降25.7%。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疫情呈現下降趨勢,如疫情穩定,輕症確診者免隔離政策,最快3月底上路。至於全面降級解封最佳時機為何?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指出是「超額死亡軌跡趨近於零」,台灣時間點估落在今年5、6月之間。

 羅一鈞表示,連假回補效應觀察到今天,預估今天確診數落在1萬5千例~2萬例之間,目前看來影響不大,疫情呈現下降趨勢,不致影響3月6日校園口罩鬆綁如期上路。本土確診個案截至目前累計1005萬5439例、死亡共1萬7975例。

 羅一鈞表示,若228連假後疫情穩定、3月6日校園口罩鬆綁後也沒有造成反彈,為輕症免隔離、免通報等措施提供利基,他透露,以3月6日後觀察一周,加上新制預告期,給予相關單位與各行業準備期,國內最快三月底,就可實施輕症免隔離與通報。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Omicron BA.5的死亡率,已較BA.2大幅降低,但超額死亡率仍高於平均基礎死亡率,目前各國在宣布解封前,都會以超額死亡數據作為重要依據。

 陳秀熙指出,各國都在拿捏解封時間點,最佳時機應是「超額死亡接近零」的時候,也就是全死因死亡率回到疫情前預期死亡率,他預估台灣將在5、6月達到最佳降級解封時機。

 陳秀熙強調,防止直接死亡和共病死亡的同時,也需要逐步解封以降低超額死亡,關鍵在於中重症監測、改善醫療照護能量及持續監測病毒株,並規畫接種疫苗時機,根據研究,施打疫苗可降低64%到75%直接死亡,亦可降低33%到58%的共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