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王玉樹/台北報導

10元買民間需量用電 因機組有狀況

image
3月23日當天傳出許多工廠參加台電需量競價,結果不管是報價5元、10元,都在夜尖峰時段被台電全收購,遭外界質疑當日缺電才要賠本向民間買電。(鄧博仁攝)

 3月23日當天傳出許多工廠參加台電需量競價,結果不管是報價5元、10元,都在夜尖峰時段被台電全收購,遭外界質疑當日缺電才要賠本向民間買電。據了解,確實當天是有大型火力機組出狀況在排除,為了確保供電才全面收購需量報價。對此台電坦言有此事,但並非缺電,只是一種預防措施,後來機組問題也順利解決。

 2015年「需量競價」就開始實施,開放在用電高峰時,用戶透過事先報價,約定節省下來的電(少用電)回賣給台電,經過競價後,台電從最低報價得標者開始買起,最高給到每度10元,於下期電費扣減。

 但是23日當天,不少工廠不管是報5元、10元,都收到台電「需量競價已得標」通知,要求於下午4點到晚上8點執行抑低用電,讓有的報10元廠商還很意外。

 據了解,當天台電需量反應共開出770MW容量,只要廠商有報價,台電全買單。但是當天備轉容量率為超過10%綠燈,為何要花大錢向民間買電(減少用電)?

 側面得知,23日當天夜尖峰約有9%,台電原本可以不買,但因當時有火力機組出狀況在排除,基於供電安全考量,才買下當天所有需量競價報價。

 對此台電解釋,確實當時為預防機組出狀況,將需量競價參與者可節省度數都買下,事後火力機組狀況都排除。這不是缺電,只是一種預防措施,之後也不會常常用10元來收購。

 台電強調,2022年需量反應每度平均執行成本僅2.95元,藉由此,台電可以少發電,用戶賺到錢,又對環境有助益,可說是三贏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