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本土布局 台積專利進入倍增期

在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創下連七霸的台積電,這兩年調整策略,對台灣國內技術保護加深,隨著先進製程投產,台積電昨表示,未來專利申請將進入「倍增期」,採專利與營業祕密保護雙軌同步,鞏固技術領先與競爭優勢。
2021年,台積電在國內以1950件專利申請數,創下單一公司歷史新紀錄,2022年1534件,略有下滑,但台積電副法務長陳碧莉昨出席一場IP女力場合,澄清2022年件數其實沒有下滑。
她說2022年台積研發經費高達54.7億美元,從7、5奈米,到現在最新的3奈米,已有數千種晶片創新。過去基於專利優先權,一年內都可到其他國家申請,因此都以美國為優先布局地區。但這2年台積電做了一個調整,陳碧莉說,台灣畢竟是母國,既然去其他國家的專利申請明書稿都有了,就把國內專利註冊也提早。因此2022年專利數雖比2021年下滑,但其實那是把去年的件數提早一年申請所致。
「創新到哪裡,專利保護就到哪裡。」陳碧莉說,公司開始要進入專利倍增期 ,要藉由專利保護確保技術領先地位與競爭優勢。
至於技術保戶要以專利優先?還是營業祕密保護優先?陳碧莉說,台積有一個內部審議機制,會把創新技術用九宮格篩選出90種組合,做出要不要申請專利,或是先以營業祕密保護考量。
外傳美國半導體協會(SIA)主席等日前來台祕密拜會台積電,就美國晶片法案議題進行溝通,引發議論。台積電表示,長期以來為SIA會員,台積電高層主管亦擔任台灣半導體協會(TSIA)理事長多年,與SIA交流頻繁。4月行程為正常產業交流,會面主要為SIA向企業分享有關美國晶片法案的補助規定細節,分享的內容基本與公司的認知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