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亓樂義

實戰是檢驗武器的唯一標準

智庫論壇/專欄

image
(圖/達志影像 Shutterstock)

 俄羅斯曾自誇飛行速度10馬赫(10倍音速),能機動變軌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5月接連被烏克蘭使用愛國者飛彈成功攔截。這再次印證實戰是檢驗武器的唯一標準。不要迷戀所謂的殺手鐧武器,現代戰爭是體系作戰,個別武器再先進,若不在體系中發揮作用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嚴格說,匕首飛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超音速武器,它是俄羅斯陸基型短程彈道飛彈伊斯坎德爾的改良版,由米格-31多用途戰機搭載從空中發射,裝配專為空對地作戰設計的新制導系統,屬於制導式空射型彈道飛彈。

 與陸基型和海基型彈道飛彈相比,空射型的發射費用低、性價比高,省去發射裝置,不需要預設陣地或陣位,也不用一級發動機可減少發射燃料。而且機動性高,在本國領空或防區外飛行很難被敵方偵察、定位和攻擊,進而壓縮敵方預警時間,突防能力強。

 空射型彈道飛彈確實有優勢,但畢竟不是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利用公眾對「高超音速」名詞的誤解,通過改良原有武器系統,作為先進尖端技術便於軍售,以此獲得資金發展下一代武器裝備。為吸引外國買家,俄羅斯必須表現出有能力開發與美國和中國同等,甚至更強的武器,以較小成本營造21世紀軍事強國形象。匕首為俄羅斯的代表作,但被愛國者防空與反飛彈系統破功。這又再次印證,美國的武器裝備可靠性和穩定性較高,禁得起實戰考驗。

 高超音速武器是指在地球大氣層內以高於5馬赫(5倍音速)飛行速度的飛彈(5馬赫每秒速度約1.7公里、每小時約6120公里)。它飛行的大部分時間在地球大氣層內,要承受極端高溫挑戰,並且依賴空氣動力學的控制面(如導彈機翼或尾翼)進行不規則軌跡飛行,一般而言,敵方很難攔截。

 但彈道飛彈的大部分飛行時間在大氣層外,不受與空氣長時間相互作用影響,並以相對固定拋物線軌跡飛行,也是高超音速,但它被攔截的概率比高超音速武器高。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至今符合高超音速武器定義有兩種:高超音速助推式滑翔飛彈(HGV)和高超音速巡航飛彈(HCM)。前者服役的有俄羅斯陸基型先鋒飛彈和中國陸基型東風-17飛彈;後者服役的是俄羅斯鋯石海基型高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俄方宣稱採超燃衝壓發動機為動力,飛行速度達9馬赫。但都未經實戰考驗。

 截至目前,美國沒有任何一款高超音速武器服役,不代表技術落後,而是考慮的面向較多。美國首先考慮必須克服技術挑戰才能部署高超音速飛彈,包括承受極端高溫,需要進行大量飛行測試才能定案。其次是高超音速武器主要用於應對飛彈防禦嚴密且對時間極為敏感的威脅,許多任務並不需要快速打擊的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認為,高超音速飛彈在衝突中可能不比帶有機動彈頭的彈道飛彈更具生存能力,除非對方擁有高效遠程飛彈防禦系統。而且與具有機動彈頭並相同射程的彈道飛彈相比,高超音速飛彈的採購和部署成本可能高出三分之一。美國至今雖未部署高超音速飛彈,但有深厚的技術累積。美國陸軍、海軍和空軍分別開發各自的高超音速武器,也有合作研究開發項目,預計從2025年至2028年分別部署到位。

 中國飛彈技術專家楊承軍曾說,「美國的高超音速技術總體上是世界最先進的,只是還沒有用於導彈戰鬥部這個領域。」美國一旦投入,很快就可以居於世界領先地位,所以「不可盲目夜郎自大。」(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