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單一押注美國對台灣不利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初步完成,即將簽署第一階段協定,內容包括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作業、中小企業、反貪腐以及服務業國內規章等5項議題。消息一經披露,相關部會大作文章,強力宣揚這是台美經貿關係大步邁前的重要一刻。
台美貿易倡議非FTA
談判多時的台美雙邊經貿關係,終於能夠有所突破,國人當然歡迎。但也要提醒蔡政府,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非自由貿易協定(FTA),不能帶來關稅減讓與市場准入好處,也無法保證台灣可以藉此與他國簽署FTA或加入CPTPP等區域經貿組織。
以貿易便捷化為例,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將可降低雙邊企業通關成本,帶動貿易成長。但實際上這類交易成本的減少,效益微乎其微。依據相關統計,交易成本減少1%,等同降低關稅0.08%,這還是針對WTO貿易便捷化協定所做的全面評估影響,並非單獨針對特定單一國家。也就是說,如果只是台美雙邊貿易便捷化,效益還要打折扣。
再如中小企業這個議題,除了提到雙方將建立中小企業對話機制、協助中小企業即時掌握經貿資訊、熟悉關務、稅務及融資等法規外,並未具體說明如何改善台灣中小企業更為關心的營運、出口與融資困境等問題。講得直白一點,協定中看不到政策牛肉。
更嚴肅的問題是,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背後,透露的是民進黨將雞蛋集中到美國籃子裡的傾向。加深台美經貿關係當然很好,但不能過度傾斜,單一押注美國,會讓台灣暴露在更大風險之中。特別是當前美國債臺高築,民主、共和兩黨為了債務上限問題,爭吵個不休,市場擔憂一旦債務違約,恐將讓本已深陷衰退疑慮的美國經濟,更為雪上加霜,到時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勢必會更加劇烈。
白宮經濟顧問辦公室曾警告,即便美債只是短暫違約,對經濟與就業人數的衝擊仍不容小覷,預估將造成GDP萎縮0.6%並導致50萬人失業。如果違約時間進一步拉長,GDP萎縮幅度甚至可能超過6%,失業人數更將暴增至830萬人。更遑論,美國債務急速飆升影響的已不只是美國短期經濟,由此衍生的美元信賴問題,加快各國去美元化行動,也讓美元國際地位開始受到挑戰。長此以往,都會讓接下來美國政府在應對經濟衰退問題時,更顯捉襟見肘。
美債違約衝擊經濟
相較於美國經濟疲態漸露,剛從嚴厲封控中解脫的大陸經濟,卻顯得生意盎然,兩者形成強烈對比。第一季4.5%的經濟成長率、連續兩月向上彈升的出口、年增將近兩成(18.4%)的四月消費,在在顯示大陸經濟正迎來一波強力的復甦潮。
而且,不像過去經常受到歐美景氣榮枯所左右,這波大陸經濟復甦,似乎正走出一條有別以往的經濟增長道路。除了已成為增長核心的內需消費與服務業市場外,外貿結構根本性的改變,無疑也是未來挹注大陸經濟動能的關鍵。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前四月大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4.61兆人民幣,不僅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6%,更首度超越美歐日合計的4.03兆人民幣。其中,台灣新南向重點的東協占比達15.7%,持續位居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除代表大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逐漸取代美歐日等國外,也突顯大陸在美國強力經貿與科技圍堵下,並未坐以待斃,而藉由一帶一路布局另闢蹊徑,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長期經濟底氣所在。
台商近年海外投資呈多元化趨勢,但未停止大陸布局,今年第一季蘇州新設立台企98家,實際利用6.1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企業數增加6.5%,實際利用資金增加96%,新增總投資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9家,合同台資6.4億美元,38個增資項目,增資金額2.46億美元。友達光電、京隆科技、群啟科技等台企增資專案陸續落地,截至2023年3月蘇州共批准台資企業已經超過13000家,實際到賬台資逾360億美元。
兩岸經貿高度鏈結,單方面押注經濟疲態漸露的美國,只會讓廠商更加無所適從,也可能讓台灣經濟暴露在更大風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