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王立禎

懷念陳文寬老先生 永遠的航空教父

以水上飛機營救迫降怒海的戰鬥機飛行員 用一趟包機替公司賺到一架飛機

image
復興航空共同創辦人陳文寬5月9日於美國辭世,享嵩壽110歲,其一生傳奇事蹟不勝枚舉。(本報資料照片)

一大早接到陳文寬老先生過世的電話時,著實怔了一下,雖然心中知道在他這個年紀,這是遲早的事,但是一旦面對,卻還是驚訝的拿著電話不知該說些什麼。

 認識陳老先生是在2004年復興航空公司離職員工聚會的場合,但是知道他的大名卻是在更早的民國五十年代。那時我在一本舊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敘述民國四十三年一架空軍的戰鬥機在南澳島附近的海面迫降,飛行員黃翔春少校在海面漂浮待救時,是復興航空公司的總經理陳文寬駕著一架PBY水上飛機,將黃少校營救出險。這篇精彩的文章不但讓我記住了一段空軍故事,更將陳文寬的大名深刻在我的記憶中。

 當時年幼的我,把黃翔春少校怒海獲救的事,當成歷史故事看待,因此根本沒有想到日後我竟然有機會認識陳文寬本人,而更有替他做傳的緣分!

 認識陳文寬先生的時候,他已經是91高齡,他的許多朋友都已作古,因此能陪他聊當年藍天趣事的人已經不多。而當他發現我這個後生晚輩居然對中華民國近代航空史相當熟悉之後,就經常的請我去他家聊天、吃飯。

 在那些聊天的過程中,他說了許多我之前完全沒聽過的小故事,例如他如何在剛進入中央航空公司時,以一趟包機飛行就替公司賺到一架飛機的傳奇故事;抗戰中他在武漢淪陷前,救出來的一位陸軍軍官,日後竟在補給滇緬孤軍時於猛薩巧遇的故事,及我國政府如何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聯合支援印尼革命的內幕故事。我有幸得到他的許可,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使這些秘辛得以流傳。

 而與他相處的十多年間,我也發現了他對新科技的追求並不亞於一般年輕人。當他看到我使用手提電腦將他的故事記錄下來時,他立即對電腦產生了興趣,並在一個星期之內買了一台桌上型電腦,然後就憑著那本隨著電腦而來的手冊,學會了簡單的電腦操作。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他的這個新「玩具」,他還訂閱PC Magazine,繼續的去學習電腦技術。幾個月之後,在一次去他家晚餐的時候,他拿著那份雜誌的一篇文章「Building a PC is easier than you think.」問我,有沒有自己組裝過電腦的經驗,我告訴他我曾經試過一次,雖然成功但絕不如那篇文章說的那麼簡單。他聽了之後點了點頭,並沒多說什麼,而我也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我卻怎麼也沒想到,95歲的他還真是根據那篇文章,買到所有的零件,並在一個月之內將那台電腦組裝成功!

 組成電腦後,他還將三具顯示器連接到電腦上,這樣在電腦上玩飛行模擬器時,他就可以同時看到飛機的前面及左右兩邊,除此之外,他還學會了噴射機的操縱程序,在模擬器上順利的操縱一架波音747在舊金山機場飛了一個起落航線,這也算彌補了他從未飛過噴射機的遺憾。

 九年前,交通部與總統府因陳文寬先生對國家的諸多貢獻決定分別頒發一等交通專業獎章及頒贈三等大綬景星勳章給他。他在返回台灣接受贈勳的那段期間接受新聞媒體訪問時,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並不是他在民航界的成就,而是「長壽的秘訣」,因為所有人見到101歲的他的行動就像70幾歲的人時,都想知道他是如何養生。而他也毫不保留的表示「不生氣」與「不擔心」是他生活的根本,因為「生氣」與「擔心」都是會傷神及影響情緒而對事情毫無幫助。

 這種養生方法看來還真是很有用,因為他又快樂的活了九年,我也得以多陪了他幾年,多聽了許多故事。

 去年在我返回台灣之前,最後一次去他家與他共享下午茶時,他曾對我說,我替他所寫的回憶錄該沒多少人看,因為所記載的事實在「不值得看」,當時我曾開玩笑地對他說,我這就回台灣去查查那書的銷路,然後回來再向他回報。

 他的生日是4月13日,所以我將返美的機票訂在4月12日,想著回來之後替他過110歲的生日。沒想到今年他的家人突然決定提前一天,在4月12日替他過壽,使我錯過了這個與他相聚的機會。我在返美後與他通話時,曾表示想去看他,但他卻表示他有些累,等他休息過來之後再打電話給我。

 然而我終究沒有等到那通電話。他在兩天前對著這個世界呼出了最後一口氣,然後以很瀟灑的身影駕返道山。

 昨天我重新掀開他的傳記,看著裡面一件件動人心弦的故事,想起他以濃厚的鄉音在向我描述那些往事時的情景,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Mr. Chin, I mis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