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李柏澔/台北報導

學者:應要求日提供樣品水 讓台自行檢測

原能會稱已擴大台海域海水監測

image
日本政府將在今年春夏之際,將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汙水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圖為福島第一核電廠和核汙水儲水罐。(新華社)

 日本福島核災事故距今超過10年,而福島第1核電廠的含氚廢水將於今夏之際排放入海。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表示,政府應主動要求日方提供核汙染的冷卻水和過濾後的含氚廢水樣品水,並讓台灣的實驗室自行檢測,否則到頭來只是對日本的說法照單全收,或只能參考IAEA的報告,國人根本無法安心,「這個並不難,就看政府有沒有外交手腕和決心而已」。

 南韓考察團日前踢爆,福島核電廠試放核能處理水後,竟測出放射性物質「鍶」超標2萬倍,當地漁民怒吼、國會議員抗議,甚至掀起海鹽搶購潮。

 曾3次親赴福島第1核電廠的葉宗洸指出,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今年5月公布日本福島電廠含氚廢水樣品的第3方實驗室檢測結果,確認含氚廢水中除了放射性核種氚,其他放射性核種的活度皆遠低於其各自的排放限值,除了IAEA自有的3間實驗室及東京電力實驗室外,參與第3方檢測的國家有瑞士、法國、美國、韓國,但沒有台灣。

 葉宗洸指出,台灣非IAEA成員國,無法參與並不意外,但政府應主動要求日方提供核汙染的冷卻水和過濾後的含氚廢水樣品水,並讓台灣的實驗室自行檢測,讓國人放心。

 原能會表示,因應日本含氚廢水排放,已擴大進行台灣海域海水監測,將33個監測點擴大至107點,也已建立海域輻射背景資料庫,每季公開更新於政府開放資料平台的資料集「台灣海域輻射調查資料」。

 原能會強調,目前仍持續進行107點的定期監測,以監控排放前、後的海域輻射背景的變化,至於日本何時正式排放,日本將會參考IAEA的審查結論,在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完成使用前檢查,並取得地方政府和漁會的理解後,才會許可排放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