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林良齊/台北報導

台灣碳封存潛力大 上看600億噸

昔遭質疑有爆炸可能 導致技術蹉跎10年 國內地震斷層多 魏國彥籲重視地質評估

image
中油鐵砧山碳封存試驗,前環保署長魏國彥表示樂觀其成。(本報資料照片)
碳捕捉與封存原理圖

中油提出的「鐵砧山地區天然氣注、產氣井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變更內容對照表」昨通過審查,擬在廢棄油田注入二氧化碳。學者認為,鐵砧山原本就是廢棄油田,適合做為碳封存的實驗地,更評估台灣的碳封存潛力上看500億至600億噸,相較國發會評估要在2050年封存4000萬噸綽綽有餘。

 中油利用面積約1.025公頃的鐵砧山原天然氣開發區,鑽設1.85公里深的二氧化碳注入井,投入小規模碳封存試驗,預計共執行3年,每年將灌注10萬噸二氧化碳,總灌注量30萬公噸。

 環保署前署長魏國彥對此表示樂觀其成,他指出,其實早在10多年前也規畫過類似的碳封存實驗,但曾遭質疑有爆炸、洩漏可能,因為民眾恐慌,無法再繼續執行該計畫,導致台灣碳封存技術蹉跎10年。

 魏國彥說,以鐵砧山為例,原本就是廢棄的油田,當初就是儲存石油、天然氣及二氧化碳,且歷經長時間貯存、十分安全,開採殆盡後,現在只是把二氧化碳重新注回去,「就跟大自然原本儲存氣體方式一樣」,且如果深度夠深甚至可以液化儲存,甚至還能以結晶方式封存。

 魏國彥指出,2050淨零碳排勢必要透過碳封存技術,但台灣地震、斷層多,選擇怎樣的地質環境要進行評估,以避免微型地震造成二氧化碳汙染地下水等,政府也必須進行管制與監督。

 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主任林殿順也說,鐵砧山地型相對穩定,但台灣類似的廢棄油田較少,可透過深層的「鹽水層封存」,在深度800公尺以下,二氧化碳會成為「超臨界狀態」,再找到有儲積層及蓋層地方即可。

林殿順指出,台灣陸域、海域潛力大,粗估約有500億噸至600億噸的碳封存空間,詳細評估也有100億至200億噸,目前國發會規畫在2050年封存4000萬噸,「應該是滿夠用的」。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常務理事徐光蓉則表示,過去曾在非洲喀麥隆的尼奧斯湖有天然的二氧化碳大量釋出,導致牲畜及民眾受害,因此,建議相關單位在進行試驗時都應該做好監測,萬一洩漏出來的話,要如何疏散周遭民眾等,都必須要有所因應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