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陳柏廷、李奇叡/綜合報導

美前國務卿季辛吉去世 享壽100歲

與中華民國斷交 轉和北京建交關鍵人物 毀譽參半

image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11月29日在康乃狄克州家中去世,享嵩壽100歲。(路透)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11月29日在康乃狄克州家中去世,享嵩壽100歲。季辛吉一生傳奇,型塑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政策,有人稱他是美國外交教父。季辛吉今年7月訪問大陸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稱他是「中國人民老朋友」。但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指出,季辛吉為聯陸制蘇,力倡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是現實主義必然走的路,也讓季辛吉毀譽參半。

 我外交部30日表示,季辛吉在美國外交史佔有重要地位,希望他的親友節哀,並將透過駐美辦事處向其家人致哀。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習近平已就季辛吉逝世,向美國總統拜登致唁電。

 季辛吉1923年生於德國,為猶太人後裔,於1969年出任尼克森的國安顧問,1973年擔任國務卿並兼任國安顧問,打破美國政壇歷史紀錄。在尼克森下台後,繼續輔佐繼任者福特,擘畫美國外交政策,被福特譽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

 季辛吉一生最顯著的外交成就,莫過於推動美國對中政策的轉向。他在1971年7月9日出訪巴基斯坦期間,「裝病」祕密轉道訪問北京,與大陸總理周恩來等展開會談,為尼克森訪陸鋪路;1972年陪同尼克森歷史性訪陸,開啟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濫觴。

 介文汲說,季辛吉從政時,適逢冷戰時期高潮,美國與蘇聯鬥得不可開交,卻因被越戰拖住,在美蘇爭霸中,美國漸居下風,因此季辛吉的任務是結束韓戰、聯陸制蘇,最後兩者都成功了。

 美國為了與大陸關係正常化,與中華民國斷交、廢約、撤兵,因此季辛吉對台灣人民而言,是毀譽參半,也難有好感。季辛吉做為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大師,他始終認為國際關係的複雜性不應簡化為「黑或白」零和選擇。因此,1973年1月季辛吉透過巴黎和談與越南達成停火協議,讓美國脫離越戰泥淖,也為他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1972年他與蘇聯達成「限武條約」,在冷戰時期有效緩解美蘇軍備競賽;1974年1月11次飛赴中東,緩和中東軍事緊張,堪稱是其穿梭外交的得意之作。

 介文汲認為,外交就是爭取自己國家的利益,對台灣而言,美國若走現實主義政策,台灣就隨時可能被美國出賣。(相關新聞刊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