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鹽少油少肉 為腎健康把關
為響應世界腎臟日,台灣腎臟醫學會今年首度提出「腎臟永續健康」的新主張,完善腎臟病照護不僅有助於個人健康,也能降低社會負擔、減少環境資源浪費。專家提醒民眾及早存腎本,透過少鹽、少油、少肉的健康飲食,每周150分鐘的中度運動,來為自己的腎臟健康把關。
國際醫學期刊研究指出,環境和腎臟疾病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係,外在環境的變遷,容易增加罹患腎臟疾病的風險,而腎臟照護過程中所造成的廢棄物,也是造成環境變遷的因子之一。為延續國際間對於腎臟病與環境永續的探討,台灣腎臟醫學會率先提出了「腎臟永續健康」的全新觀念,若能完善腎臟病照護,就能促進健康、社會、環境3大面向的永續發展。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表示,腎臟永續健康的關鍵在於定期篩檢、及早治療。腎臟病照護過程中,不僅對患者、家屬產生經濟上的壓力,更是醫療體系上龐大的負擔。
國際腎臟病學會、國際腎臟基金聯盟2006年聯合倡議,將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日」,今年主題為「促進公平獲得醫療照護與落實最佳用藥」。
為響應世界腎臟日,台灣腎臟醫學會策畫了一系列衛教活動,3月10日、17日、24日將分別於台中、高雄、台北舉辦園遊會,現場有衛教諮詢、節目表演、有獎徵答、趣味闖關及摸彩活動,並推出線上衛教講座,吳麥斯呼籲民眾共襄盛舉,一同加強對腎臟健康的關注。
吳麥斯提醒民眾,要守護腎臟的健康,必須從日常的生活習慣開始做起,許多現代人的營養都已經很足夠,飲食上應以少鹽、少油、少肉為原則,另外,每周至少應進行150分鐘的中度運動,並避免抽菸的習慣,做好體重控制,加上定期檢查,就能為自己存腎本,預防腎病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