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閱讀不能廢
輿情瞭望
蔡志浩教授在其臉書發文〈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並引發後續的討論,讓我感覺當前社會大眾對於「紙本的文字」已經不知不覺有種迷思:似乎當文字印在紙本上,就表示這是種落後的現象,而比較環保的閱讀就是使用電子書。但如果未來大家都不再閱讀任何紙本,這到底意謂著什麼呢?
如果你跟出版業者仔細討論紙本書與電子書的銷路,就會得知直到目前為止,紙本書的銷售依然還是大宗,儘管電子書的版型與模組早已成熟,卻只能跟紙本書並存,而始終沒有成為出版與銷售的主體,這裡面的現象頗值得探究。
未來當人工智能往出版層面開展,相信會有機器人直接將各種領域的知識「講給你聽」,甚至會繼續生成出各種新觀點,讓你依賴其成為你生活中的智庫。這固然會對於全部書籍帶來重大衝擊,但這是否意謂著「紙本的文字」將會完全消失不見呢?我覺得不會。就像是現在各大報紙的平面媒體每天都有提供網路新聞,為什麼還要繼續發行紙本?
紙本帶給人閱讀的穩定感,手握報紙或書籍,天下事都盡在你眼簾,當你體會著閱讀帶給你的質感,這背後其實是手、眼與腦高度整合在心中呈現出來的精神狀態。
如果你只是要瞭解資訊而已,的確上網看看碎片化的文字就立刻解決需求了。如果你更想要加強記憶與展開反思,甚至在展開社會實踐前,能將事情認養在心中默默醞釀,其實閱讀紙本的文字比較能幫你完成願望。
當前報紙或書籍的紙本銷售呈現萎縮,癥結並不是環保問題,而是教育問題。
我們的體制教育在課綱中要學生發揮創意與展現活潑,但諸如國文、歷史或社會這些課程都不想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仔細教給學生,這讓通過考試來學習課本的學生,最終常變成不愛讀書與讀報的社會大眾。
這種教育型態帶來的問題,讓台灣社會已經從菁英化社會轉型成大眾化社會,甚至變成分眾化社會,大家各取所需來閱讀,開始出現同溫層效應。
我們喜歡輕薄短小的資訊,任何內容只要長篇大論,就懶得仔細閱讀,這種充滿反智的現象除非哪一天執政當局願意猛然回頭,換個具有人文精神,不再去脈絡化的人來擔任教育部長,否則始終無可救藥。
但,如果青年有志成為社會各領域的菁英,其實應該超越課本帶給你的制約與習慣,平日不只看手機或電腦,更能主動閱讀課本以外印在紙本的文字,如此你會更容易把握住自己生命的節奏感。(作者為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