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優惠名存實亡 台化強攻藍海

台化18日舉辦股東會,對大陸宣布中止原產於台灣的134項《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關稅減讓,董事長洪福源指出,對台化而言,ECFA已經名存實亡,但每個月仍會有5000噸的產能需要透過移轉市場消化。
洪福源指出,ECFA早收清單中,台化適用的9項產品中只剩2項免稅,對台化一定有影響。為降低衝擊,台化不僅前線的業務人員全世界在跑,還要做出高值化、差異化。面對大陸石化產能不斷開出,洪福源直言「太瘋狂」!他舉例,大陸的PTA(純對苯二甲酸)、POLY(聚酯纖維)年產能高達8000萬噸,這是天文數字,且設備的開動率不低,達到9成,要把產能銷出去只能削價,但台化不可能削價競爭。
台化比競爭對手轉型的時間要早,洪福源強調,在同仁們努力下,紅海產品銷售量已降低,藍海產品向上攀升,雖營收減少但利益提升,經營逐漸從困境走出來。今年營業方針「做精、做廣」,要讓產品更精緻化,銷路更廣闊,服務與交期及時到位,規格更能適應多樣需求,期待營運再創佳績。
同時還有碳中和、ESG、能源轉型、數位轉型優化等需要去做,洪福源強調每項要做都很痛苦,但還是要努力,像是石化公司做水力發電,「全球只有我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