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降息影響台灣壽險業海外投資

川普(Donald John Trump)可能重新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和美國期待已久的降息政策,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川普回歸必然對美國的財政政策和經濟活動有顯著的衝擊,也勢必對全球經濟環境帶來影響。台灣壽險業在全球金融服務業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壽險業的資金有接近7成以美元計價,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因此即將產生的衝擊將對台灣壽險業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本文嘗試探討川普回歸和美國降息對台灣壽險業可能帶來的影響,並從資產負債管理面提供壽險業未來因應環境衝擊的建議。
川普在其首任期間推行了多項經濟政策,包括減稅和放鬆監管,這些政策被認為是刺激美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若川普重返白宮,市場普遍預期他會再次推動類似的政策,並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帶來混合影響:一方面刺激短期內的經濟再成長,另一方面增加長期的國家負債和讓好不容易控制住的通膨再次升溫。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進行降息通常是指調降聯邦基金利率,而因美元是全球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因此美國降息對全球經濟有深遠的影響。美國降息不僅影響國內外經濟狀況,還可能激勵其他國家央行採取類似措施來維持貨幣競爭力,從而導致全球範圍內的降息行動。儘管降息會幫助資金使用者降低借貸成本,刺激消費和投資,但同時會壓縮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投資利差,進而影響其財務表現。對台灣壽險業來說,美國降息通常也意味著未來海外投資收益將減少,尤其是對於固定收益投資需求極高的壽險業來說,降息將增加資產組合的再投資風險(即到期後的債券本金無法透過再投資產生足夠的收益)。
台灣壽險業在海外市場有著廣泛的投資,卻特別集中在美國債券和其他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面對台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台灣壽險業將會面臨更高的市場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一來是降息環境中的再投資風險升高,二來則是台幣升值會讓損益表上的匯兌損失直接顯現,除非將既有美元計價債券部位進行處分以抵銷匯兌損失,否則為了降低匯率損益的變化,提高避險比例將會是唯一可以使用的策略。全文請見第175期《台灣銀行家》(作者為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兼教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