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連16月買陸債 規模創新高
持有總額破4兆 陸外匯交易中心: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全球定價能力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近日表示,在中美利差倒掛背景下,境外資金持續流入銀行間市場。數據顯示,境外投資者已連續16個月淨買入大陸國內債券,債券持有規模超過4兆元人民幣,創下歷史新高。下一步,要不斷豐富金融產品體系,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全球定價能力。
霍穎勵在2024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對標高水準開放,大陸金融市場開放目前的現狀和金融強國的目標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比如境外投資者參與程度不高、持有債券規模不大、對衝和管理風險衍生不充分等等。
她表示,下一步要不斷豐富金融產品體系,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全球定價能力,持續推進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完善利率、匯率等衍生品,有效發揮金融衍生品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功能,持續拓展開放渠道,優化規則機制,深化國內外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動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
談及金融開放,霍穎勵認為,以往由金融資源和要素流動驅動的開放非常有必要向制度型開放進行轉變。
她指出,首先要向高標準經貿規則看齊,特別是金融領域的一些規則,精簡限制性措施,增強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第二,推進制度型開放應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開放路徑。此外,制度型開放要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霍穎勵表示,近年來,有關部門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不斷完善各項政策和制度,鞏固和擴大雙向跨境投融資管道,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大陸國內債券市場目前流動性大幅提高,關鍵期限國債的價差已經接近美國國債,10年期國債價差甚至比美債還小。
針對如何擴大金融領域的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表示,一是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到中國展業興業。二是以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為載體,推進上海在制度型開放上先行先試。三是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增強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