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衣冠城

西方民主國家的體制焦慮

名家專欄

image
(圖/海鵬提供)

 近年來西方一部分民主國家,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出現了民主衰退的現象,這種衰退不只是在民主評量上的倒退,在一些生活指標上也被一些非民主國家追趕,因此出現一種體制的焦慮,而急於尋找一些自我解釋與安慰。

 上世紀70年代起出現的「第三波民主化」席捲全球,蘇聯、東歐共產體制的瓦解達到這波民主化浪潮的高點,西方認定民主已是普世的選擇,人類來到歷史的終結。姑且不論「民主戰勝威權」這種歷史裁判過度簡化,將制度選擇過度價值化與道德化,而忽視體制選擇的現實脈絡。當不同體制發展速度優於自己的體制,或在民主評等出現倒退時,西方民主國家就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的焦慮。

 瑞典「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去年公布《2023全球民主現況報告》指出,全球有近一半國家的民主水準正在下降,出現衰退的名單中赫見美、英這些老牌民主國家。根據「自由之家」《2021年世界自由度報告》,民主連續15年走下坡,其中最大的倒退國,美國也是其一。

 2020年皮尤中心的一份調查研究西歐和美國民眾對於本國政治的看法,高達7成的美國人與法國人覺得本國政治需要大幅改革,而英、德稍微好些,但也分別有5成與4成的民眾不滿現行政治體制。人們認為政客脫離現實,遠離人民實際的需求,以及金權政治造成腐敗。

 當西方民主國家民主指標倒退、民眾普遍不滿政治體制時,又眼見他們所謂的非民主或民主嚴重倒退的國家,如中國、匈牙利、俄羅斯、土耳其等愈來愈自信,並宣傳他們經濟和政治模式比民主國家更有利於穩定和繁榮時,就更加惶恐不安了。

 既然指標達不到,一個辦法就是管理指標。近年美國出現了一個新指標叫做「柏格魯恩治理指數」(BGI),BGI使用民主問責、國家能力和公共財這3種治理績效作為衡量標準,歸納出4類國家。

 第1類是民主且治理表現良好的國家,如大部分的西方民主國家與日、韓等,雖然其中有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民主問責的表現在衰退,但治理能力與人民生活品質仍維持一定水準。

 第2類是33個成功的專制和非自由國家,例如俄羅斯、中國和土耳其。這些國家在民主問責方面得分較低,國家能力評級普遍處於平均左右,但生活品質得分達到平均水平以上。

 第3類則是治理效能低下的國家,如南非、菲律賓。儘管民主表現和國家能力尚可,但無法提供人民較好的生活品質。最後則是陷入困境的國家,例如柬埔寨、埃及,在3方面的治理表現都普遍較差。

 BGI呈現治理的重要性,但仍不脫西方中心。研究結果承認非民主國家的表現,但質疑這種成就的可持續性,另方面也是在自我安慰,表示美國民主雖衰退,可是治理成績還是在前段般。此外,這種評比忽視政治經濟發展的複雜性,從依賴理論的角度看,許多國家的落後或掙扎於政治體制的穩定仍深受大國或前殖民主的左右。

 政治體制的選擇原本就是特定條件下的歷史產物,而所謂先進民主國家在面臨複雜的全球衝擊時,其治理能力也受到考驗。所以美國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也承認創造一個民主,而且是現代、公正、廉潔的國家十分困難,而先進民主國家的政治也存在衰敗的可能性。

 《不丹沒有槍》這部喜劇電影是以2006年不丹民主化為背景,劇中有不少關於政治目的、民主意義的橋段,或許能化解不少西方民主國家的我執與焦慮。(作者為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