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1王欽

政治正確的文字遊戲

兩岸正能量/專欄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大陸饒舌歌手王以太原本計畫來台演出,但被發現以「下一站:中國台北」照片進行宣傳,陸委會據此認定違規而拒絕其入境。這其實已經不是今年第一個因為兩岸表述問題被賴政府封殺的大陸藝人,今年4月大陸獨立搖滾樂團「回春丹」原訂要參加「台灣祭」的演出,但因在大陸微博上發文稱要到「中國台灣」演出,遂遭主辦方取消邀請。

 再看台灣這邊,原本與政治向來無涉的台灣藝人林依晨就因為說了「我是成都人」,也引發台灣網路鄉民的抵制。由此可見,當下兩岸關係不睦的氛圍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不斷針對對方的言論和行為進行政治審查,往來兩岸的公司企業及個人可說是動輒得咎,無論是大陸人和台灣人,要想不踩到紅線,確實得下一番細緻的功夫。

 也正因為這種追求政治正確的高壓氛圍,讓很多人在言行上反而「過猶不及」。就拿王以太這次的宣傳用詞來說,使用「中國台北」其實完全是畫蛇添足,甚至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站在大陸主張兩岸一中的立場,無論是台北還是北京都是中國的城市,其實完全沒必要單獨在台北前面加上「中國」2字,或者就一視同仁,應該寫從「中國北京到中國台北」,當然這樣就更奇怪了。

 但這種奇怪的文字組合現在已司空見慣,在當下的輿論氛圍下,愈來愈多地咬文嚼字,用韓國瑜的話說,甚至可能是「雞蛋裡挑鋼筋」,結果就是,許多人在面對兩岸議題時非常謹慎恐懼,寧左勿右以避免可能遭受到的網暴,而且他們更擔心的其實是官方和廣告商的介入,因為這會讓當事人蒙受直接的經濟損失。

 顯然,這種被政治正確綁架的文字遊戲並不會真的幫助兩岸民間往來,也不會因個別文字的使用就會對兩岸關係定位乃至政治關係走向產生絲毫影響。恰恰相反,兩岸一次次因論述問題而出現齟齬,反而激化了兩岸民間矛盾,而且還讓有心製造對立、破壞兩岸關係的人找到了政治投機的切入點。我們可以看到,在愈來愈多國際場合,一些有心投入政治場域的年輕人,開始主動製造對立事件來為自己謀取政治資本或遞交投名狀。不意外的是,這種操作在台灣內部輿論場上也是屢試不爽,很容易贏得名聲。

 但我們與其責怪這種投機,不如反思一下為何當下有這樣奇怪的輿論氛圍,給這種投機提供了土壤。其實兩岸民間交流,包括體育、文化、娛樂及經濟層面的交流早已行之有年,過往並沒有出現這麼多事端,如今之所以出現這種奇怪現象,一方面跟網路時代更容易匯聚民間聲音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兩岸都缺少自制能力,不僅沒有有意識地累積善意,反而放任民粹情緒氾濫。

 台灣的政治參與門檻較低,可說是始作俑者,而大陸作為反制者,也不必裝無辜,其實同樣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兩岸民間都必須反思,以避免敵意螺旋不斷上升,讓各方推進兩岸交流互諒的努力不至於煙消雲散,許多交流活動好不容易塑造出友善氛圍,切不可因一兩次的敵對事件而被沖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