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林祖嘉

九二共識歷史事實與實質效應

名家專欄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在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時,提及當年九二共識的內容是由我方主動提出,然後被大陸接受,成為兩岸的共同政治基礎;過去多年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台海就能維持和平穩定。但陸委會發布新聞稿指稱,夏的說法「罔顧事實,竄改歷史,令國人不安與遺憾」等等。

 當筆者看到陸委會用「竄改歷史」4字時,嚇了一大跳,在網路發達的時代,還有誰有本事竄改歷史?更令人難過的是,政府部門拿不出有效的政策來減緩兩岸緊張情勢,批評在野黨卻不遺餘力。請問陸委會這種做法對於改善兩岸關係、維護台海和平有幫助嗎?

 1992年10月底,兩岸代表在香港見面討論一些事務性議題,因陸方要求先進行政治議題協商而使會談觸礁,我方代表在回台前表示:「有關一個中國的議題,在彼此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可以各自以口頭方式說明立場。」我方回台後,依據當年8月國統會通過的有關「一個中國議題」的解釋內容提出8個關於「一個中國議題」的版本。

 在雙方多次電文往返後,11月初中共新華社發布新聞表示,願意尊重並接受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的建議。當日晚上,海基會也表示,有關一個中國的原則,經徵得主管機關同意,可以接受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上述過程有幾個重點:一,當時我方是依國統會通過的內容來處理。二,我方提出多個版本,讓陸方選擇可接受的方案。三,這些版本的基本精神均是「雙方都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可以各自以口頭表述」,簡單說就是「一中各表」。

 2000年蘇起教授把這一段歷史過程稱為「九二共識」,其後國人也都沿用。2016年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也曾提到:「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

 九二共識在過去20年早已證明其維持兩岸和平的重要性。首先,2000年陳水扁總統就任,採用「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說法,並發動「烽火外交」,結果任內我邦交國由26個掉到23個。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台,不接受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迅速惡化,邦交國更從22個掉到僅剩12個,而且大陸軍機擾台、海峽中線消失。

 今年5月賴清德總統上台,不但不接受九二共識,且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大陸馬上實施「聯合利劍演習」;此外,0214金門事件也讓台灣外島的禁限制水域不見了。這些情況對我國安造成重大衝擊。

 相反地,2008年馬英九總統就任後,宣布回到「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兩岸關係立即全面改善,馬總統任內8年兩岸共簽署了23項協議,同時開放直航。我國際空間也擴大許多,邦交國只掉了剛果共和國,但當時該國也沒有和中共建交。台灣也參加了國際衛生組織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台日簽署漁業協議,和紐西蘭、新加坡簽署經濟協定。2015年11月更舉行「馬習會」,這是兩岸關係有史以來最好,最和平穩定的時期。

 總之,過去20年的經驗顯示,九二共識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有非常好的效果;相反地,幾任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結果演變成兩岸兵凶戰危的情況,現在台海已經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區域之一。政府的當務之急應是設法降低兩岸戰爭的風險,而不是去指責設法維持兩岸交流與溝通的在野黨吧!(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