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李念庭/台北報導

簡韶甫工作學業兩忙 女兒是動力

白袍剪影/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image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簡韶甫。(國泰醫院提供/李念庭台北傳真)

 「大學時期唸到生理學,就對人體生理學有興趣」,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簡韶甫從生物學系畢業後,決定轉換跑道,到高醫大就讀學士後醫學系,漸漸發現自己對心臟科領域特別著迷。簡韶甫說,內科做事前會先分析各種可能,「我喜歡抽絲剝繭、研究病情成因」,因此覺得自己較適合內科。

 簡韶甫兩年前回歸校園,到北醫臨床醫學研究所繼續攻讀碩士,他直言,邊工作邊上課「超累的」,醫院工作忙碌,他會利用沒有門診的平日回學校上課,回家還要寫論文、做研究。

 身為兩個女兒的爸爸,簡韶甫除了工作和課業,平時也要照顧家庭,「沒事時就是在陪小孩玩」。一提到2歲大及1歲的女兒,簡韶甫馬上露出笑容、變身女兒控,直誇牙牙學語的她們很可愛。他說,雖然常忙不過來,有時還得帶女兒到醫院一起打報告,但總能從女兒身上獲得滿滿能量,十分療癒。

 簡韶甫說,心臟內科常發生危急狀況,最近就有一位急診病人,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需要做心導管手術,當導管室全體就位後,急診卻突然通知病人已經在做CPR,「原本病人還在正常講話,瞬間就心律不整,失去心跳」,所幸經急診搶救及進行心導管治療,後續恢復狀況良好。

 簡韶甫分享,他曾遇到一位20多歲弟弟,本身是蛋白質S缺乏症候群,容易產生血栓,卻沒有吃抗凝血劑來控制,其前來就醫時,血栓不只在腳部靜脈血管,還跟著血液流回心臟、打到肺部,導致嚴重肺栓塞,恐心臟衰竭、心跳停止。

 簡韶甫說明,當時緊急為這位弟弟進行救治,先從腳部、鼠蹊部靜脈將導管穿刺進去,一路放置到肺部血管,再透過導管注入溶解血栓藥物,並配合超音波,促進藥物與血栓融合。後來弟弟順利出院,右心室、肺部壓力也都下降。

 簡韶甫提醒,除了基因遺傳,久坐、久站也容易造成腳部靜脈血栓,因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需要靠肌肉收縮,如果血液積在腳部上不來,就容易產生血栓,因此很多整天站著、坐著工作的民眾,常有腳部水腫問題,建議平常要多動,也可以穿彈性襪,或在睡前抬腿、稍微把腳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