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李侑珊/台北報導

諾貝爾物理獎 辛頓示警AI比核武危險

image
熱門話題

 2024年諾貝爾獎物理獎於台灣時間8日傍晚公布得主,由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加拿大籍科學家辛頓(Geoffrey E. Hinton)獲獎,共獲表彰藉由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運作,有助於人工智慧應用。

在兩人當中,辛頓過去長期與Google合作,但他去年拋出「AI比核武危險」的一席話,震撼全球,我國學者由此評析他是一位兼具深度與科學素養的物理學家。

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辛頓,以神經網路研究獲得「圖靈獎」,該獎被全球資工領域視為諾貝爾獎,過去也參與主持 Google Brain研究團隊,他去年從Google離職,更拋出「AI比核武危險」的說法。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施奇廷說,辛頓是神經網路研究的知名學者,近來不斷提出對ChatGPT很憂心的說法,認為相關技術有必要評估。

 曾與另一位物理獎得主霍普菲爾德,有過信件交流的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林秀豪表示,他是他「博士後老闆的老闆」,可稱為「學術上的祖父」,雖然霍普菲爾德沒有來過台灣,但霍普菲爾德在10年前開始以物理學研究人類大腦,這也是人工智慧的源頭,為此感動不已,便主動寫信給霍普菲爾德,兩人透過信件交換不少意見。

 林秀豪說,這段經驗讓他十分難忘,信件交流過程,可以掌握到霍普菲爾德的個性與思路,對於問題非常執著,在思考完之後,會主動與其他學者仔細解釋、分享,由此可見他並非一位研究量產式的科學家。

 林秀豪特別提到,霍普菲爾德後來不小心把兩人的信件遺失,還特地寫信道歉,並索取信件紀錄,「可以感受到他很free mind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