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利劍B的軍事意涵
焦點評論
共軍東部戰區於14日上午5時2分突然發布消息指出,開展「聯合利劍-2024B」演習;但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的是,東部戰區在當天下午18時4分又發布,各項演習科目「圓滿完成」結束,歷時約13個小時。
雖然「聯合利劍-2024B」演習在時間上,比之前三次環台軍演時間都短,但從國防部與日本防衛省公布的訊息,還是可看出「聯合利劍-2024B」所透露的四大軍事意涵。
第一,創下單日出動軍機153架次最高紀錄。依照國防部15日公布,從14日早上5時2分,到「聯合利劍-2024B演習」結束後約四小時的晚上20時57分,共軍共有各式軍機153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部、西南與東部空域111架次)進入台灣周邊空域,不僅超過「聯合利劍-2024A演習」的二天共111架次,也超過2023年9月17日的單日103架次,空中兵力的最高紀錄。且從共軍軍機在10月14日大舉出動前,並未大規模停飛以進行整備,顯示東部戰區空中兵力的妥善率,與空勤人員的「座艙比」應該都有提升,戰時連續出擊的能量增加。
第二,「遼寧號」航艦戰鬥群火力更勝以往。本次演習與「聯合利劍-2024A」最明顯的不同,是有「遼寧號」航艦戰鬥群參加,並派遣艦載之殲-15戰機進入台灣東南方「防空識別區」內,而「聯合利劍-2024A」則無共軍航艦兵力;從日本防衛省的訊息中,顯示在14日演習當天,「遼寧號」編隊應該與從沖之鳥礁海域自東向西航行,由055型驅逐艦「無錫號」(舷號104)、052D型驅逐艦「西寧號」(舷號117)、054A型巡防艦「臨沂號」(舷號547)與903型綜合補給艦「太湖號」(舷號889)等4艘軍艦會合,組成為數6艘的航艦戰鬥群參加演習,超過國防部14日下午記者會中所說的4艘。
第三,「遼寧號」航艦起降軍機的架次大幅增加。14日當天在台灣東南方防空識別區內外,各有一個共軍機群的密集活動區,在防空識別區內共有主戰機42架次、防空識別區外則有主戰機與直升機9架次;研判在這二個空域內的共軍主戰機,應該是來自「遼寧號」航艦。從國防部所公布,由國軍F-16戰機掛載「狙擊手莢艙」所拍攝的影像,亦可證實「遼寧號」的殲-15戰機曾進入台灣周邊空域。根據日本防衛省公布的訊息,「遼寧號」在10月14日至15日,於與那國島南方海域共起降艦載機140架次,包括90架次殲-15戰鬥機與50架次直升機。
第四,東部戰區可快速出動的應急部隊數量增加。這次共軍在台灣周邊除動員各式軍機153架次;水面兵力也包括軍艦17艘次、海警與海巡等公務船17艘次,合計多達34艘次。雖然在單日軍艦的艘次上,未超過「聯合利劍-2024A」的19艘次與27艘次;不過在水面艦總數上,仍創下水面兵力的最高紀錄。展現共軍可以在北京下達命令後,於短時間內迅速出動,搶占台灣周邊指定的戰術位置,執行切斷台灣對外海空交通、拘束國軍海空兵力調動的「聯合封鎖作戰」,或高強度的對台施壓行動。
至於共軍為何實施這次短時間、大兵力的演習,可能原因包括:第一,向外界清楚表達北京對賴總統從國慶晚會到國慶演說這段時間的公開談話內容不滿;第二,利用中東情勢緊張,美軍在西太平洋暫時無航艦可部署的時機,讓華府深刻體會若無法有效管控賴政府的行動,則台海的軍事風險就不可能降低。
但北京應該是為避免台海軍事風險成為11月初美國總統選舉投票前的主要議題,進而導致美中最近比較和緩的氣氛被徹底破壞,所以只規劃實施1天,於達到「表態」效果後即鳴金收兵;甚至還要在台北時間14日晚上6點、即美東地區14日早上6點,華府人員起床上班前宣布軍演結束,降低軍演消息在美東地區發酵的程度。(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淡江戰略所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