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 文壇永遠的母親
創辦國際寫作計畫而有「世界文學組織之母」、「文壇永遠的母親」美譽,並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資深作家聶華苓,在即將滿百歲之際,於美國愛荷華家中過世。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出生於武漢,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1949年抵台定居從事創作。1960年加入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藝文版主編,直至該刊被迫停刊。
聶華苓先後應臺靜農之邀赴台灣大學任教、徐復觀之邀前往台中東海大學兼課。1963年與訪華的保羅‧安格爾於酒會相識,受其邀請赴美訪問,隔年即定居美國,任教於愛荷華大學,兩人並於1971年結婚。
1967年兩人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IWP),透過「愛荷華作家工作坊」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以期促成創造性寫作。中國大陸莫言、王安憶、殘雪,台灣瘂弦、王禎和、商禽、陳映真、向陽、楊青矗、吳晟,甚至日本的芥川賞得主柴崎友香、土耳其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等等,都曾參與過這項計畫,形成龐大的文學促進網絡。
聶華苓對國際文化交流貢獻卓著,更因連結世界各地作家、推動世界各國交流與往來,而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由此而被眾多作家譽為「文壇永遠的母親」、「世界文學組織之母」,感念她對文學的努力與奉獻。
聶華苓著有《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三輩子》等二十餘部作品,文類包括小說、散文、翻譯。1990年,她的小說《桑青與桃紅》英文版獲頒「美國書卷獎」(American Book Award);2012年香港導演陳安琪推出傳記電影《三生三世聶華苓》記錄她傳奇的文學人生。
國內知名詩人林淇瀁(向陽)也在臉書發文說,聶華苓的一生對文學忠誠奉獻,對來自台灣的作家真摯疼惜。儘管前些時候已被告知她的病況,但收到她過世的訊息,依然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