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新生天橋再掀波 橋體放哪裡 各方論戰
民團盼放大安森林公園 保育人士憂毀鳥類棲地 北市府:廣納意見

台北市和平新生天橋去年11月拆除引發部分民眾反彈,橋體暫存台北市景勤2號公園,台北市工務局20日舉辦研商會議討論橋體保留、意象設置方案,市府提出設立重疊影像紀念牌搭配QRcode連結影像,民間則提出將橋體移置大安森林公園作為涼亭或遊憩設施,不過遭保育人士擔憂可能影響鳳頭蒼鷹等鳥類棲息,甚至有里民擔心會有街友聚集。
有42年歷史的和平新生天橋去年拆除時引發不少爭論,市長蔣萬安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基於人本交通,天橋拆除後,和平新生路口少了墩柱或樓梯視線死角威脅,多了開闊、明亮路口和美麗天際線,也有更多空間引進人本路口設計,打造更安全人行空間。
至於拆除後的橋體,工務局提出仿照西門紅樓或北門設置重疊影像紀念牌,立於大安區公所周邊或大安森林公園。
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發起人林玟君表示,和平新生天橋是許多人的記憶,更出現在許多電影、音樂MV中,如今3大塊橋體保留下來,盼安置於大安森林公園南側風災樹倒區或作為涼亭、遊憩設施,也可以改造為意象候車亭,透過活化再利用繼續留存城市記憶,也提供市民新的公共空間設施。
天橋再利用提案小組提案人呂冠緯也說,和平新生天橋是重要文化地標,對地方具有文化教育意義,特殊建築結構具保存價值,去年10月颱風造成大安森林公園南側12棵大樹傾倒,區域空曠正可結合舊橋體重新再利用,打造融入歷史、文化、教育與自然的全齡樂活空間。
不過,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祕書長賴素燕憂心,大安森林公園南側是鳳頭蒼鷹育雛重要棲地,希望降低對當地生態影響;有里民也反對將天橋遺構作為涼亭,可能吸引街友聚集睡覺。
工務局副局長張郁慧表示,天橋3大橋體長10米、寬和高4米,因此擺放橋體選址相當重要,尤其若要3塊橋體同地存放需要更大空間,若要作為公車亭則要允許橋體裁切、變形,否則會有安全問題。市府會持續廣納意見,確定選址後可循公民參與或以委託案等方式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