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王智盛

川普強勢斡旋俄烏 台灣要看懂

image
(圖/美聯社)

 在12日一通長達90分鐘的美俄元首電話會談後,美國總統川普預告了「近期內」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沙烏地阿拉伯會晤以商討俄烏終戰問題。在川普上任的20餘天後,其信誓旦旦的終結俄烏戰事宣言似乎真的露出曙光,步步走向成真。

 在川普上台前,雖屢屢誇下海口在上任後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終止俄烏戰事,但國際社會普遍並不看好,川普卻能夠跳脫出過去3年多的和談泥淖,根本原因應該在於外界既熟悉又陌生的「川普風格」。

 眾所皆知,從第一任期內與金正恩、普丁、習近平等專制寡頭套足交情、直接對話,川普在1.0時期就習以為常地以單邊交往處理國際衝突。而這次川普在重返執政後不僅依然故我,甚至更變本加厲地展現出「言出必行」的強悍與固執。

 在過去20餘天處理國際事務的過程中,從移民到關稅,從美國灣(墨西哥灣)到巴拿馬運河,川普2.0毫不妥協的手段形塑出了較過去更讓對手畏懼的壓力。這種壓力無論是投射到以巴衝突或俄烏戰爭,都讓各方更加戒慎恐懼地配合「川普意志」,否則擔憂後果不堪設想,這才讓俄烏終戰談判露出曙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川普處理俄烏戰事的手法充滿了其在第一任期處理朝鮮半島緊繃情勢的即視感。當年川普上任後選擇跳過當事國之一的韓國和對北韓影響力最大的中國,更無視於「六方會談」,直接和金正恩在第三地的新加坡會晤,並在「川金會」先確認框架後,由南北韓進行了歷史性的「文金會」,並在半年內達成中止軍事對抗的《平壤共同宣言》。

 這次川普對俄烏戰爭的處理手法,截至目前為止幾乎如出一轍。美國儘管都不是真正的「當事國」之一,但卻都直接「代理」當事國的一方(韓國和烏克蘭),與衝突另一方(北韓和俄羅斯)直接對談以尋求解決之道。換言之,俄烏兩國是否也會在美俄元首峰會後,半推半就地坐上談判桌,讓人充滿想像。

 儘管川普重返執政未滿1個月,但從以巴調停到俄烏和談,川普2.0的國際政治路線似乎有了清晰的輪廓:當以巴衝突、俄烏戰事的延續會影響到川普的威信和承諾、影響到美國經濟成長和國內支持者的觀感時,他就會毫不猶豫、甚至語帶威脅地出手。

 嚴格來說,川普2.0當然不是捍衛全球安全與價值體系的世界警察,但也不是單純而傳統的退卻孤立主義,而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單邊利己主義」。如果能夠清楚認知到川普2.0的單邊自利路線,台灣就應該能夠更明確地理解到:只要讓美台之間的利益同化共享,川普2.0依舊會是台灣安全的磐石。(作者為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