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屢失言 經部政策迷航

屢屢失言的經濟部長郭智輝這次真的踩到「雷線」,不管是曝露政府對台積電赴美投資千億美元掌握不力,還是「蒙古症」歧視性失言,都把藍綠朝野、民團等全得罪。但經濟部更大問題還不在他失言,而是產業、下屬文官私下對他多是負評,這艘本該帶領產業前行的船,此刻自己卻陷入「迷航中」。
郭智輝創辦崇越集團之前是「超級業務員」,因此對很多事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另外在台北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教管理,說起產業管理也是有模有樣。但這些到了實際掌舵政府部門,卻是變了調。
郭的能言善道,實際上被認為是愛開支票,像是菲律賓買電由電纜送回台,一說出口備受各界質疑,連綠電商私下都打臉不可行。談川普加徵關稅,他只能說對台影響不大,卻少有因應措施。一開始說台電可自力不需政府補貼,現在又說沒補貼要漲電價,政策搖擺不定。
對內則是疾言厲色、領導獨斷,導致文官士氣低迷,乃至離職。更糟糕的是,經濟部要協助的產業界,現在談到郭也是搖頭。一些跟郭開過會的傳產業者,就直批他開會都講自己想講的話,企業反映經營困局,他都沒認真聽,不然就講幾句漂亮話帶過,讓產業很灰心。
而郭自己講話屢屢失言,卻又曾對內部下過「禁口令」,不許下面亂發言,導致政府透明度更加不足,更不清楚經濟部施政方向。
這次踩雷,是郭上任以來最大危機。他自己曾說過,從產業界來,卻沒想到公務溝通這麼難。這次的教訓,他必須趕快想清楚,如何帶領經濟部、如何與產業對話,否則可能讓人對賴政府用人風格產生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