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A股註冊制 民企數量規模雙升
資本市場投融資改革 有助於提供多樣化管道 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大陸A股全面註冊制改革以來,近年激發不少優質科技型民企進入資本市場。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2月18日,自2019年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以來,註冊制下A股共新增1406家上市公司,合計募資1.58兆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新增民營上市公司1160家,占比超八成,融資1.07兆元,占比近七成。
大陸《證券日報》報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有助於為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管道,引導資金流向優質民營企業,推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數據顯示,近年A股上市公司中民企數量和規模占比提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18日,A股有3415家上市民企,占A股上市公司數量比例為63.3%,較2019年年底提升4.6個百分點;上市民企市值達35.02兆元,占A股市值比例為39.85%,較2019年年底提升4.54個百分點。
明明認為,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等板塊的設立,為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民營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融資管道。民營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再融資方面,民營企業再融資數量和規模占比亦逐步提升。資料顯示,2023年、2024年,A股再融資477家次、197家次,再融資規模7445.74億元、2231.20億元,其中,民企再融資326家次、138家次,占比分別為68.34%、70.05%。民企再融資規模分別為3008.4億元、990.95億元,占比分別為40.40%、44.41%。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明,全面註冊制的實施,增強資本市場的包容性與多元化,優化審核流程,尤其為創新型和科技型民營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上市通道和融資機會。
此外,為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近年大陸監管部門豐富債券品種。 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2024年,民營企業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債券983支,合計募資3741.06億元。從債券類型來看,資產擔保證券(ABS)成為支持民企債券融資的主力,2024年民企發行ABS達890支,占去年發債總量的90.54%。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