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5徐佑昇/基隆報導

校舍再利用 民代籲聽社區聲音

image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為改善老舊校舍現況,已編列超過10億元總預算投入改建。(基市府教育處提供/徐佑昇基隆傳真)

 基隆市改建活化舊校舍,國民黨議員韓世昱認為,市府推動校舍改建時,務必先邀集在地議員、里長討論,了解當地社區居民需求做整體規畫,改建後才不會變蚊子館;民進黨議員許睿慈表示,老舊校舍改建常涉及跨部門溝通,建議市府成立跨局處專案小組整合執行,並採公私協力,讓效益達最大化。

 韓世昱表示,基隆許多老舊校舍亟需活化,像是深澳國小舊校區早已停用,但前市府卻將校舍閒置不予利用,衍生環境髒亂及治安死角問題。在地方民眾反映後,謝市府即發包拆除,未來期望能設置多功能複合式停車場,達到休憩運動的附加功能。

 他建議,未來校舍改建或拆除活化前,一定要先開公聽會,邀集當地議員、里長參與,讓改建能符合在地居民需求,協同社區做營造才能相輔相成。

 韓世昱舉例,東明路上的「86公寓」,主要是作為青創孵化基地,但往往是同一批人進駐,如果當初轉型時能有更多社區聲音被聽到,一定能發揮更多功能。

 許睿慈指出,基隆擁有豐富歷史與文化資源,許多舊校舍見證城市發展歷程,活化空間轉化為社區資源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關鍵。

 她表示,閒置校舍可改造為「長幼共學」的樂齡空間,促進不同世代互動與學習,也滿足長照需求,或利用舊校舍推動地方歷史文化創生,為城市注入新活力。

 許睿慈建議,部分舊校舍位於交通不便地區,市府應該完善周邊交通設施。現行政策在跨部門協調仍有加強空間,建議市府應成立專責小組規畫、執行,並鼓勵民間參與,透過公私協力模式,打造多元化社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