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阪世博矮化台灣 賴政府裝睡

日本大阪世博會將在4月13日開幕,今年台灣以「外貿協會」在日本成立「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的形式參展,囿於我國不是「國際博覽會公約」(BIE)會員國,藉迂迴方式以非官方的名義參與世博會,為我政府退出聯合國後重返世博會的參展慣例,但我國今年的展館名稱為「TECH WORLD館」,望之不知為台灣。
台日友好 不敵一中政策
1970年世博會首度移師亞洲舉行,大阪首度成為世博會主辦城市,當年我國不僅與日本仍有邦交,更在聯合國代表中國,順理成章以「中華民國」國號正式與會,「中華民國館」是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三角幾何」的空間風格成為大阪世博會最吸睛的亮點之一。
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我國歷經40年被拒於世博會門外,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台灣委曲的以「ILHA FORMOSA」(美麗之島)美食攤位形式「隱身」會場,未能開設正式展館。直至2010年大陸的上海世博會,台灣始在兩岸和解的善意下,政府、民間攜手重登世博會,且無異於主要國家的參展規模,大手筆設置「台灣館」、「台北館」及「震旦館」3個展館。由建築大師李祖原操刀,以台灣天燈為造型的山水心燈「台灣館」被日本知名休閒雜誌《FLASH》周刊評選為「記者印象最佳展館」,亦是大陸民眾注目的焦點,領預約券的參觀者不絕於途。
相較2015年公民自組的義大利米蘭世博「台灣館」及2020年杜拜世博的數位展示,上海世博會「台灣館」無疑是最具規模的一屆。今年世博會再度於大阪舉行,國人期待「台灣館」再度成為世博亮點,但經濟部揭曉「台灣以TECH WORLD館名義參展」,未見日本「挺台灣」,國人不禁失望,說好的「台日友好」呢?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認為我國經濟部官方網站6日發布的聲明內容,刻意營造與日本無外交關係的台灣是以政府的名義參展,為避免節外生枝,日本向台灣方面表達立場,要求應更明確表示參展是以「民間企業」形式,而非官方。日本政府的表態拆穿經濟部大內宣的西洋鏡,透露在兩岸關係不睦下,日本拉緊「一中政策」以符BIE的規範,凸顯台灣有意義的參與國際組織繞不過兩岸關係,升高兩岸對抗徒增台海緊張,無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
大阪世博會「TECH WORLD」企業館著實令「台日友好」站不住腳。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表示,「日方基於台日關係深厚交流密切,因此善意邀請我方以企業館形式參與這次世博活動」,可見以「TECH WORLD」館的名義參展,主事者是日本,正是日本「矮化」台灣。
喪權辱國 民進黨還自嗨
面對日本,不見賴政府對內口懸「台灣正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氣魄,向日本抗議,只見軟弱地為日本找藉口解釋,將此視為「善意」。為了今年大阪世博會參展,民進黨政府編列20億元預算,但得到的結果是只能以在日本台資企業「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名義參展。
民進黨立委不思在立法院質詢、監督經濟部及外交部在處理大阪世博會參展的失職,卻以「TECH WORLD」簡稱為「TW」,可聯想成「台灣」而自嗨,將台灣化身為「TECH WORLD」的喪權辱國之舉,無厘頭的詭辯為「結合創意又可展現國力」,著實令國人見識到民進黨政治人物「令色足恭,外厲內荏,以虛事上,無佐國之實」的真面目。
對比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模式,我國雖以「台北世貿中心」名義,「政府不出資,所有建館及營運經費須由貿協自籌」方式設館,卻推出具主權象徵的「台灣館」,當時在「九二共識」默契下,為兩岸保留各自表述的模糊空間,陸方未為難我方,而將「台灣館」抽離港、澳及大陸其他省市展館,座落於集結眾多亞洲國家館的浦東「A區」,與「中國館」遙相對望,符合兩岸現狀,國格未被矮化。
民進黨一廂情願以為台日關係友好,殊不知國際現實。台灣對外關係的上位仍繞不開兩岸關係,馬政府時期的上海世博會「台灣館」即為明證,賴政府現在該看清楚了吧?